本周阅读的书目是美国阿伦·古特曼的《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对我来说,关于体育的著作还真的是第一次阅读。本书一共六个章节,外加一个译序和后记,前两章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了什么是现代体育以及现代体育的七个特征,三至六章讲现代体育兴起的动因。
本周我们的交流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1.结合自己学校情况,从“文化气候和文化土壤”的角度,阐释本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改进思路。2.请尝试从本校体育工作入手,谈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带给你的思考。3.现代体育具有哪些特征?请尝试说明为什么西方的精英教育热衷于培养孩子的体育特长?4.你认同“胜利者不是唯一从竞赛中获得利益的”这个观点吗?请对自己的观点(认同或不认同)予以阐释。5.结合自己的运动经历(或他人的运动经历),谈谈体育的价值。
因为认真读了书,再加上老师的导读,还有工作经验,这几个思考题并不难懂。班级的读书交流会上,我就第二题进行了阐述,主要观点如下: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马克思·韦伯提出的观点,简言之,“工具理性”把体育作为实现经济、政治功利的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价值理性”把体育看作人的多种多样的生命存在形式的一种,更加看重行为本身的价值,带有一定的非功利性。
反思学校体育工作,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体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功利性目标的追求,课程的设置和考核更多侧重于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达标情况,竞赛方面更多关注比赛的名次和荣誉。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常态化,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狭窄,忽视了体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价值。
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看,在保证课程开足开齐的基础上,每天保证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间,还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校园文化氛围,社团、足球联赛,体育艺术文化科技节的开展,延时服务进行体育训练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加强校本研修,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不足之处:学生人数较多,体育活动不能很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专业化师资,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
接下来我们要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注重价值理性的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健康成长。
第五个问题我在思考的时候,更多关注了个人和群体的角度。曹老师的分享,让我打开了思维,体育也是国家实力展示,同时还具有商业价值、科研价值等。曹老师是一个理性的人,话语不多,但是句句在理。这点我得向他学习,要精炼自己的发言。
体育运动的好处等问题就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我提醒自己,今后的工作中,要重视体育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以不负韶华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