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我正在客厅照顾女儿,我姐在楼上喊我,让我上去帮忙。
她正在帮年糕布置属于自己的房间,需要在墙上粘贴一个90*150的大黑板,让我帮忙量尺寸,对准。我以为上来就是帮个简单的忙,一下子就可以下去陪女儿了,一看到这么大工程,我心里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再看到我姐如此精细地工作,要先用铅笔把四边都画出来,不断地确保线是否画直,高度是否一致,画完线后还得贴个直角贴。我就更加不耐烦了。
这么精细的工作,我看来都是没必要的,我认为大约做个记号,贴上去的时候再适当调整,就没问题的。贴个黑板,不至于这么费劲。帮她画出第一条线,我就说:“哎呀,怎么这么麻烦啊,这活不适合我。”我姐有点生气了,说“你整天对你自己的网课那么感兴趣,怎么对家人就不感兴趣!”这句话击中了我,我当下沉默了一小会儿,做出选择,我当时决定反击+离开,我说“你也不想想我学这些,这么努力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这句话当时没说完。)我又加了一句,“你看看你对我的态度这样子,你孩子都学下来了,对我很不尊重!”我姐也反嘴了一句,气头上,说啥记不清了,我生气地下楼了,不帮她了。下楼后我妈看我气嘟嘟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跟她说完后,她又生气又难过,说“我最不喜欢你们两个这样。”
那一刻,我突然觉察到自己踩雷了,我妈我姐都是S特质比较高,我姐说需要我帮忙,我妈说不希望我们姐妹这样,这就是她们最真实的需求啊,我怎么可以无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的需求呢?我怎么可以忽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的感受呢?
那一刻的觉察,让我感到抱歉。我缓了几秒钟,跟我妈说,“哎呀,哪有姐妹不拌嘴的嘛!我错了,我上去帮忙!”于是,请她帮忙照顾我女儿,我决定上楼跟我姐道歉,继续帮忙。
我上楼后,跟她说,“姐姐~我道歉,我来请罪啦。”(I的灵活性在此体现)我姐还有点生气,故意说,“不用了,晚上再让龙哥帮忙。”咦,我知道这是气话,也不跟她计较,直接拿起尺子和笔,画起来。慢慢的,姐妹和好了,没一会儿,我妈也抱着我女儿上来看我们布置房间,画面其乐融融。
学习DISC后,我发觉自己S特质较低,而身边重要的人(妈妈,姐姐,姐夫,老公,闺蜜)都是S特质较高,他们都比较包容我,回想起来,之前有很多时刻可能伤害到到他们了,但是,他们基本不会说出来,我也没觉察。懂得与S的相处之道后,我告诉自己,要善待S宝宝,他们真的对我很好。满足需求,照顾感受。
感谢当下的自我觉察,平息了一场家庭风波。看着墙上贴好的大黑板,孩子们在黑板上开心涂鸦,这感觉真好。
复盘:
1.价值观不一致。我和我姐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价值观不一致。我追求高效工作,争取完美,接受不完美,没有耐心。我姐相信慢工出细活,很有耐心,她享受精细做事过程,比如烘焙、做饭、手工、拼图、乐高。
烘焙,她需要用称精细化到几克几克;做饭,她是对照食谱一步一步做;手工、乐高,她是严格按照说明书来。大C无疑。我对这些会觉得不耐烦,我喜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初步的计划,在执行中灵活调整,有时候会太冲动,冲太快,导致需要花大把时间调整。反省一下,我的手工,经常需要返工。如果我能在做之前静下心把说明书好好看看,应该可以减少无用功;
2.三脑原理。当我觉得不被尊重,被冒犯时,爬行脑就选择“战斗、对抗”,大脑盖子打开了,没办法机智思考,所以出现了用言语伤人的情况。幸亏这次事情发生不久就有觉察,希望以后可以修炼到在事情发生前就能觉察并且调整;
3.DISC行为风格察觉。回顾一下这件事,我俩的行为风格真的是跟测评报告的三表一模一样。上面发生的这个事,我现在细细品味,我跟我姐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个行为,都是解释得通的;
4.事实+感受。非暴力沟通,多说事实+感受,沟通技巧上还得继续修炼;
5.我有犯错的勇气,也有快速修正的能力。这是DISC社群的金句之一,我很喜欢这句话。犯错了并不可怕,我们都会犯错,但是有没有能力修正,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个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