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这是一种很可贵的个性品质,需要培养、发展和形成孩子们的这种品质,但是要让孩子们将这种品质在道德的炉火里锤炼,使他们养成团结友爱和互助的精神。否则,我们就会将孩子们培养成只靠自己,不依靠任何人的鲁滨逊。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好多情况下我们不相信儿童,我们不能及时地向他们伸出援助的手来。
在我们的课堂中,每当我们提问孩子们问题时,如果有孩子答不上来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我很同情你,很可怜你!”的语气说“谁来帮帮他?”于是便会有一个想“帮助”他的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始了他的“帮助”。而实际上,这个同学与帮助毫不相干,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展示他自己什么都懂。支配他起来“帮助”的愿望不是为了搭救同学,而是在全班同学中突出自己。而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教导我们的孩子怎样互相帮助,怎样交流自己的知识经验,怎样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和善意,最终成为真正有独立性的人,人们中间的人,我们要和同学养成团结友爱的感情,有同情心和关切感,善于帮助同学。而不是像鲁滨逊那样的孤家寡人。
作为老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用知识武装儿童的头脑,而且要使他们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我们不能光用知识去武装学生,我们更要使他们的知识和天赋才能通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发挥作用。确切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利用知识去为人们除恶务善的个人激情,没有与他人分享知识成果的愿望,不去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那他学习知识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在今后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去造福于关怀他的社会,我们干嘛要用现代的、科学的、广博的知识去武装他的大脑呢?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所以教会学生互相帮助是多么美好!
红花要有绿叶扶,好汉要有众人帮,人们彼此都是互相需要,互相依的。如果人们彼此互相排斥,他们在生活中将寸步难行。很难设想,在每个人都醉心于自我、只关心自己的地方,会有人们的同一性可言。做一个人间的鲁滨逊,成为像住在荒上的鲁滨逊一样的独立自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独立性。真正的独立性是使人们互相帮助去获取胜利、客服困难,为社会的利益去创造幸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关心个人,个人关心社会的幸福,这才是和谐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