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了刘同关于父亲的文章,写的很好,刘同写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深得人心。
14年之前,我记忆的父亲是严肃的人,不苟言笑,他笑的次数我能数过来,是一个脾气很不好的倔老头。
记得小时候喝醉带着我在屋里扭来扭去;
记得他喝酒了之后问我想要什么,娃哈哈,他笑着继续问我哈娃娃吧,然后买给我;
记得他起自行车带我去市里买鞋,带我去照相,顶着月色,带我回家;
记得他让我写日记,记得让我练字,教我做算数,教很久,因为我一直不会,拂袖而去;
记得……
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好的,没有硝烟,没有剑拔弩张,变化是从初中开始,那时他一些无理取闹,做错一些事都被我放大,加上妈妈一些做法,我会厌恶他,那时的我不爱和他说话,导致我们交流越来越少,我会和妈妈一直喋喋不休,到他那里,就是问你吃了吗?然后再没有话。
他变的爱笑是在14年我外甥的出生,他的笑容次数,一次又一次刷新,我讶异了,他原来可以这么爱笑。我们关系是在我上大学之后变的缓和一些,因为远,我会多给他打电话,多聊些,说一些有的没有的。
16年中旬,爸妈吵架,上升到闹离婚,我和他之间的关系迅速降温,直至结冰。我连最起码得问候都不给,不说话,不沟通,不交流,就给妈妈和姐姐说,他除了贡献一颗精子外,这些年做什么了,我会在他生病或者怎么着的时候,给钱,尽义务。在我这里,我妈妈有错,错在对他太好,太惯着他了,毫不保留,不爱自己,都是他的错,全部,要说为什么全部是他的错,我能洋洋洒洒写一万字都不夸张。
现在的我们三人和好如初,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不一起吃饭的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闲聊,会和他开玩笑,会给他讲工作趣事,他不会和妈妈一样句句都搭话,但是会说一句两句来表达他的观点。
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来这个世界,只不过比我们早20年,都在摸索,都会发错,做为孩子的我为什么要苛求他们不犯错误,事事完美呢。
24岁的我,刚毕业工作,没有特别多的工资,没有给他们买过什么,所有想对他们好都仅限在心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对他们好,就像秋微所说一样,当你无法确定自己现阶段要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对父母孝顺,那是唯一无论如何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一件事情。
与亲人们一定要多交流,多陪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董娘曾说:虽然有时候亲人的爱给人压力,但没有压力的爱就像人在外太空,也没有氧气。
-写给我爱,爱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