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看到高中好友的结婚请帖,顺势跟她聊了几句,感慨颇多。这位新娘是我上学时一直很崇拜的女生,学习成绩优异,性格独立,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记得高中学业很紧张的时期,她仍然坚持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小时去爬山,爬完再回学校吃早饭,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从未感觉她有过年少的焦虑和抱怨,一直觉得她就是新时代那种优秀而又独立的女性。但是高中毕业后,大家从繁忙的学业中解脱出来,开始频繁聚会和自由接触,有点发掘这个女同学貌似不像之前那样看起来那么百毒不侵。比如,她很少说自己家里的事情,哪怕到她家里去,她的父母也从未与我们交流过;她也不愿意与我们的父母说话,当时在我家住一晚,吃过饭就自己跑到了房间里,导致我妈一直觉得她很没有礼貌。直到有一次听说她母亲生病了,她的男朋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学)买了很多礼物去医院看望却被拒之门外,我才知道,原来她有个那么强势独断的母亲。之前只知道她的爸妈都是老师,对她要求很高,但没想到在这种对学习的高要求下,对她内心喜好却如此忽视。
后来,她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也读了研究生,在读期间即在北京的实验室做实验。当时导师建议她去德国深造,以便日后有个好前程,她拒绝了。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会议策划,做出了让大家费解的选择。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弯路和不顺,会议策划--营养师--医药代表。。今天她跟我说,她想考个公务员,找个稳定的工作,好为生娃后的生活做准备。可是原本她有着那么美好的前途,兜兜转转一圈,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起来前段时间同事说过的一句话,小孩子叛逆,不会出大错;长大了叛逆,则很有可能会影响一生。如果这个女孩儿在小的时候,父母能够多尊重她的喜好,让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她长大后的选择是否会不一样呢?会不会更好?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体会出了为人父母的苦心和不易。孩子是我们在世上最珍视的宝贝,我们愿意竭尽所能得给与他们我们能给出的最美好的东西,并费力得想为其破除万难,选择更为正确的道路。因此,我们在自身有限的阅历中汲取经验,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该选择什么,不该选择什么。我们不敢也害怕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因为凭借我们的判断,前面的路不好走,我们舍不得他们日后受苦。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人生,只有做了选择并去尝试,他们才知道对不对。如果我们在源头即把这种可能性扼杀了,只会让孩子心有不甘和遗憾,这类不甘一再累积,日后就会激发出叛逆。大家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关键性的抉择,都将指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甚至有些选择,一旦做错了,将毁掉一生。如果小时候,父母在不那么重要的关头给与他们些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体验不同选择得出的不同的结果,那么在这样的选择失败的经历中,他们是否会更容易得了解自己,并学习让自己与这个世界互相适应,知晓选择错误的代价,从而面对重大抉择时更加谨慎,这样长大后才能做出更加正确明智的选择,而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