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七月我有幸与兴成长牵手走过,又继续在秋高气爽的八月与兴成长邂逅,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一起参加兴成长的学习我是多么的幸运啊!从步入兴成长计划的学习的第一天开始,自己感触颇深。每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所了解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所有的学习都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学的知识还太多太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还太多太多,我们未涉及到的区域还太多太多。所以这次的兴成长培训给了我一把增长知识,提高素养的钥匙,给了我无知的我一次重生的机会,为我迷茫的前行道路亮起了一盏引航灯,它将伴随着我的终生,与我一起扬帆远航!
从第一天的开班仪式开始我就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自己能力的不足。有时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惰性使然,安于现状,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十年的工作、教学经验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了,所以使自己的能力及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自己下定决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必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己学习,并得不断摸索,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原本以为在课堂上会用个PPT,上交材料的时候会用word文档,给学生排成绩的时候会用Excel表格,平时会用微信或者QQ来和学生家长沟通,会用微信的程序把资料在手机和电脑上互传就已经差不多够用了!可是,我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紧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E环境下的新型教师。所以在听了王子老师的一节信息技术课当中的小程序的应用指导课我就有了很多的收获。我们班一直有读书打卡的小作业,每个孩子每天都需要在微信群里发语音作业和视频作业,我再根据每个孩子的发音逐一去艾特纠正,但是每个孩子在微信中所录视频时间只有十五秒,我不能够更好的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而且纠正过后一旦删除聊天记录,就不会有任何修改的痕迹,读了和没读的区别不大,第二天还是会错相同的问题。而且我们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由于好友太多,有的时候会错过孩子们的打卡。这些也使我很苦恼,并且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去解决。
但是在听完王子老师的课后,王子老师介绍给我们的小程序“习惯养成”帮我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孩子们也可以在我每周用到生物小打卡这个小程序中去完成作业,这样的话我可以在小打卡中去批改孩子们的作业,孩子们之间还可以互相评论、取长补短,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我的所有难题,还让孩子们动了起来,体会到了别人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还将每天用“小彩蛋”给他们发奖状,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有好几款小程序我也在摸索使用中,比如说小年糕去制作视频,相册等等,小程序就在我们的微信当中,不用格外下载APP占用电话的内存,这就是我们每日离不开的微信里小程序,它们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福利!超级大的福利!!原来简简单单的小程序却内藏玄机,哈哈是你想不到的吧!所以,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
在听了唐校长的一节课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我们教学观念,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那一节课,我又被唐校长带回到了学生时代。回想起学生时代我还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样子,真是感慨万千!回想着自己的学生时代,一个班级的学生,一本书,一位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那时老师主要讲,学生主要记,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东西,每当老师描述到特别精彩的部分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去看看书本以外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吧......是啊,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 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然而在今天,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走入了课堂,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不再是老师一言堂的天下,而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才是今天课堂上的主角,然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是课堂上的引导者!听了唐校长的课,了解了国外的现在的课堂是什么样子,那里的课堂看似很轻松,很自由,很民主……我们看似漫不经心的孩子们其实是在分组讨论问题,老师为了给孩子们讲解问题更加的生动都能把假发带着……
我们能做到吗?站在讲台上的我们愿意放下那所谓高高在上的尊严蹲下来和孩子们平视吗?我们可以忍受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讲完问题孩子们就开始讨论了吗?我们是不是只了解自己的学科而忽略了其他的学科整合?听完唐校长的课,这些都是值得我深思的地方!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可以熟练的运用平板电脑去讲解自己的所见所闻,看着那么小的孩子熟练的运用思维导图,我的天,我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未来,并不缺少学习好的孩子,我想,缺少的是有能力的优秀的孩子!未来并不缺少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缺少的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全方面发展的老师!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能改变,我,要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还不晚!!
在那个炎炎夏日的夜晚,听着外面蛙声虫鸣,我有幸听了梁老师的课,那是一节关于PPT 的课,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盛夏之夜,听完梁老师的课,更加的使我热血沸腾。是梁老师让我彻底的爱上了PPT。之所以说是彻底的爱上PPT,是因为原来就一直都在课堂上使用它!听了梁老师的课便成功把ppt深深植入我的脑海!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它,是在刚上班不久之后,受到我们学校的陈静老师的影响。因为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读的不是师范学校,所以刚开始并不知道PPT,看到陈老师在电脑上演示PPT,那神奇的画面一会一变化,简直是太玩了。后来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制作PPT,也会上网去观摩别人的课件都是怎么做的。我还记得第一次我做PPT 的时候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做了四个小时,才弄出来一节课,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使用PPT,孩子们可高兴了,眼睛一直盯着大屏幕,当下课的时候,班级的孩子们都自觉的鼓起掌来,那个时候我激动的眼睛里挂着泪花,那个时候我发誓,我要多用PPT上课,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溜号了,感觉自己找到"宝”!我所教的学科是初中英语,从语言环境上讲,我们农村并不具备。没有学习语言的环境直接导致孩子们不喜欢英语,再因为英语的单词量大,语法枯燥,课文乏味......又影响了一批孩子厌恶英语,弃学。
所以,我选在新授课的时候选择使用它------PPT,因为它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它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它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是效果却还是不尽人意。就像梁老师说的那样,我太过于注重课件带来的“新鲜感”,忽略了它的实用效果。引用了很多“热门话题”,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导致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看的是挺入迷,但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印象不深。并且课件内容过多教材中有的、学生可以自己归纳出的内容也都重复出现在ppt中。看似面面俱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听完梁老师的课后,我现在想想是自己没有弄明白PPT,它只是个教学手段,可我却完全依赖于它,最后的结果却是事半功倍,心累的我都要哭了。听完梁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再次的重新认识了它!好的ppt,有三大作用:情境创设、化抽象为直观、交互练习。而要实现这些作,就要在制作时下点功夫了。ppt并不是随便在网络上搜搜,改改就可以的。结合梁老师的讲解,我认为制作讲课用的PPT课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明确。 在做课件前,对教学已经有明确思路。这堂课要讲什么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讲解?如何组织素材,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不可只图“热闹”,引用过多跟主题无关材料。2.风格统一。本来我以为课件要“吸睛”。但听完这节课,我开始喜欢简约风格,少动画,少背景,多图表。我觉得,文字使用要尽量用关键语句;必要时用动画加强效果,但不能过多,导致“眼花缭乱”。3.配色简洁。使用的颜色一定要协调,尽量保持同一色调。(巧用“取色器”,可以使用已有的颜色。)正如梁老师所说,ppt只是我们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过多的吸引了听课者目光,减少了对讲课人语言的关注、理解。
在小思思老师的一节课中,我们又探讨了思维导图的用法,可是什么是思维导图呢?是呀到底什么是思维导图呢?它是由谁提出的呢?思维导图都有什么形式呢?在小思思老师的课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桥形图,还有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括号图也属于思维导图一种啊! 原来一直以为思维导图是属于我们老师的一种教学工具,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新颖的板书去帮助孩子们记忆新的知识,可是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做思维导图,是我连想都没想过的!但是在思思老师的班级,我看到孩子们可以用平板电脑去制作思维导图,这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可以用自己喜爱的图片或者是自己的表情包制作思维导图,孩子们做的认真,在做的同时也大大的加深了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是以前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是单纯的记笔记,我发现孩子们记笔记就是单纯的机械的老师讲,孩子们跟着写,有些孩子在课后连看都不看,我想我应该鼓励我的孩子们自己动手用笔,用纸去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们会不会喜欢上我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呢?而且思维导图更加的直观,对于记忆新的知识会更加深刻!我想我应该成为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路的那个人,帮他们合理分组,合理分工,先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制作思维导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哈哈,这个主意真好,看你们还怎么溜号! 我个人觉得,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帮学生梳理学习任务思路,同时也能帮助老师和学生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如果每天孩子们都可以做到提前预习,甚至有些能力强的同学做的快的就可以带动后面的同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了,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调动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意识,难道这不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吗?何乐而不为呢!在以前的英语教学中,在写大作文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们写提纲,其实,那就是在做最简单的思维导图,今天听了小思思老师的课,我决定把我们的作文升级一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写提纲,这样的话既形象又直观,孩子们自己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
在8月15日晚的信息技术提升班聆听了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陈晓粧主任分享的《学习APP的教学与运用》一课。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她们学校对APP的教学运用:1.南科大实验二小学生是如何学习的?2.为什么要把APP运用于教学中?3.各学科APP如何运用于教学中?4.正确使用APP。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讲,处于被动的状态。APP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学课堂的主要模式,教师通过智能化的平台对书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APP的教学形式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合,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氛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从而能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这节课后,我一直在反思。在农村我们虽然没有平板,但是有手机,而且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有父母不用的旧手机,他们都在拿手机干什么呢?玩游戏,看电视。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他们手中的旧手机呢?“学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我们要学会变通,灵活运用信息化时代给予我们的资源,让这些旧手机不在是个随身的游戏机或电视机,而是成为一个学习机,让它来为孩子们的学习做贡献!
陈主任在课上分享了那么多各学科使用的教学APP,让我收获良多。晚上在群里看小打卡时,发现了很多老师们推荐的学习APP,我做了简单的汇总,分享给大家。有《斑马速算》、《英语流利说》、《形色》、《涂手》、《Classdojo》、《班级公众号》、《喜马拉雅》、《拼音乐园》、《童言童语》、《汉字学习》、《弘衍阅读》、《糖堂》、《pages》、《思维导图》、《Kidspiration》、《数学之王》、《都都数学》、《盒子鱼》、《作业盒》、《百词斩》、《少儿趣配音》、《英语趣配音》、《作业帮》、《系统美化》、《超星学习通》、《乐教乐学》、《洋葱数学》、《几何画板》、《狸窝转换器》、《才宝》、《小学语文同步课堂》、《拼图乐园》、《智慧课堂》、《墨墨》、《多邻国》、《考拉阅读》、《语文一百分》、《希沃授课助手》、《百度文库》、《WPS》、《101教育PPT》、《幕布》、《龙杯》等。太让我震撼了,原来在教学中有这么多可以用来学习的APP,竟然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全面简洁,我感受到了新智能时代和互联网数字时代的强悍,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第一次听到PBL这个专业术语的时候,我懵了,这是啥?它是干啥的?当授课老师通过一个小动画将PBL的概念简单明了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明白了PBL学习对我们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很高,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我们学生投入于问题中。在这次学习中我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PBL课程学习后,我将要这样做。每次遇到一个问题,我首先把专业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学习一遍。已经学过的部分迅速拾起,老师没讲到的部分让学生先自主学习,重点部分反复学习,推敲,理解。然后在网络上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我会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从形式上看,真正意义上地使每一名同学都表现自己,得到有意义的锻炼;从内容上看,学生们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收集资料,完善内容;孩子将们能够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统筹兼顾……想象一下,每次PBL课会分给你一个问题,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查找资料,学习,分析,归纳,你需要把它弄明白,然后把它讲出来,教会你的同学。此外,你还要听取其他同学的讲解,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有生机。在查找资料,总结答案的过程中,会有同学感觉精力不足,自己对问题的研究深度也明显不够。渐渐地,会更加喜欢小组合作,也会给其他同学更多的分享时间,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的合作模式会拓宽了学生们学习的广度。
在每一次的PBL活动中,我会合理安排任务,尽可能地给每组思维的自由度和表现的机会,有时组员的想法十分有创意,或是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时,我会积极的肯定,真诚的赞扬;面对个别组员消极的态度,我会委婉的指正,热情的鼓舞。我愿意执着的相信,我的孩子们有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通过PBL学习,这种模式让我由被动变主动,原来的课堂是老师一言堂的天下,现在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课堂完完全全的还给我们的孩子们,我们只做课堂的引导者,课堂是孩子们的天下,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就掌握的很好,孩子们不需要考前突击抱佛脚。 当然,我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批判性思维方面,外文文献涉猎方面,相互提问环节等等,都需要我进一步的加深学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正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战斗的目标。
在信息时代,教师既不会被技术所替代,也不应该再作为传递知识的权威。教育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替代教师角色,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教师能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特别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的设计、监控、研究和评价。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应该被看作为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地位应该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还有一节课,我们的兴成长学习也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了。从刚开始有点抵触的需要别人提醒着学习、打卡,到现在我已经有点爱上我们的兴成长了,虽然只有每周四学习一节课,虽然每节课只有一个小时的课程,但是我却收获满满,希望以后还会有学习的机会,有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努力完善自己,加油,小闫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