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世纪之时,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文学次序时颠倒了位置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
为什么呢?因为——“就低不就高”。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的一段话可以用来解释这个现象:
“我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统计数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过‘不良’书刊或者黄色录像带,但是这样立论是错误的。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是指出有多少看过‘不良’书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反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
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吗?但我以为这样的事还不算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比他还要冤。事实上社会要求每个严肃作家、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
所以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以就低为主。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
今天的社会,大众虽然开始追求精神层次和心理价值了,可“就低不就高”的本质还是没变。
一些看起来比较“裸露”的艺术画作、摄影作品或是影视作品,在网络上,除非经典作品可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多灵气十足造诣颇深的新作品,却往往被马赛克覆盖。网络作为21世纪的最有力的传播途径,却为了所谓的“就低”,把这些艺术作品拒之门外,不觉得可惜吗?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这样“就低”,对于有很多爱好艺术或对艺术向往的人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何况这类艺术输出的限制,也会不经意间“扼杀”掉具有艺术天分的人。
其实就娱乐方面来说,我认为“就低不就高”是造成了当下“娱乐至死”的社会效应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迅速兴起之后,“从前慢”的生活只能停留在过去,现在的生活人人都离不开网络,大众话题的导向也就成了网络信息的主流。而我们网络主流话题是什么呢?查找一些资料发现,大众话题主题永远都是娱乐。
于是,各个自媒体为了利益便迎合大众口味,选择就低不就高,扎堆在娱乐板块做新闻,主流变得更加主流。当娱乐流量成为王道之后,便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比如:
明星和网红成为了未成年人最向往的职业;一些追星族堪比邪教主义;没有好作品的流量小生却有着巨额收入;影视选演员主要看流量再看实力;影视作品越来越没品;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从如今的国产影视里很难提高……长此以往下去,必定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说“就低不就高”在某方面来说,其实是对文化的一种摧残。
而理性来看,社会不是乌托邦,只要有人存在,有利益存在,“就低不就高”就会永远存在。《1984》里“老大哥”宣扬“无知即力量”,可他们有“思想警察”。现实不同与书里的设定,我们都是自由人,并且深信“知识就是力量”,可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升级,文化才会进步。所以,既然它不会消失,我们只是希望在未来,“低”的底线变高的速度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