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8 周六
*午休时间,孩子说不想睡,非凑到我们房间,要求我陪他说会儿话。
看看孩子的神情,和他在吃饭时的哼哼唧唧,我心里有个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果不其然,他说的无非就是,觉得有压力了,觉得没有动力了,也很羡慕别人的好,可又觉得自己做不到达不到别人的程度,知道别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自己又提不起劲儿来努力,有时候又忍不住看看小说,虚耗消磨时间……
说实话,每每听到孩子哼哼唧唧说这样的话时,每每看到孩子否定自己,没有力量的神情时,我的心里,总是有一股烦躁,排斥,抗拒,失望,甚至愤怒等混杂的情绪,忍不住的往外冒。
处在这种情绪,这个状态下的我,当然无法心平气和的倾听孩子,承接不住孩子的情绪,也了解不了孩子的需求,做不到尽可能的对他的状态及需求给予接纳,理解和满足。
所以,这样的对话,之前我是急着打断,急着说教,急着斥责…孩子被说的堵的委屈又气恼,说不定我们两人还会起冲突和对抗。
后来,我不想起冲突了,虽然嘴上不说那么多了,但心里还是抗拒的。外在表现上,就是不耐烦的,敷衍的听着。当然,孩子感受得到我的应付,他的情绪和需求,还是没有被看见和接纳。
*我曾跑去请教老师,为什么孩子要说这些“很丧气”的话?为什么我总是接不住这些“丧气的话,丧气的状态”?
老师笑了笑,指指我,“别问我,先问问你自己”?
“问我自己?”我心说,“我要是知道,我还跑来干嘛”!
老师说:每当你感受到不舒服,抵抗,排斥…当然,每当你感受到开心,兴奋,喜悦…的时候,都先别着急的指向外,“是因为他说了什么;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是因为事情怎样,结果怎样……”
其实,我们的感受,情绪,都不仅仅是因为外在如何如何;而是,缘起于我们内在的需求是否得以被满足,缘起于我们自己。
看一看,问一问自己,我的不舒服,抵抗,排斥…是因为我的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怎样的不被满足?
我的开心,兴奋,喜悦…是因为我的什么需求得到了满足?怎样被满足了?
老师的话,说的好拗口呀。我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
“急啥,慢慢揣摩。”老师说。
*这回,孩子又在哼唧,我的不舒服又止不住的往外冒,想把正在哼唧的孩子往外推,与我隔离开。
我突然想起老师说的那拗口的话。
我的不舒服,难道不是因为孩子说的话,不是因为孩子的状态,是因为我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么?
我的需求是什么?!
不急着往外推,不急着指向外,我先回到自己的感受里,品一品。
哦,孩子这样“丧气的话,丧气的状态”,让我感到担忧,我对此贴了个“不能这样,这样不好,这样下去人可就废了,会一事无成”的“×”的标签。
还有,我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处在这样的“有压力,没动力,羡慕别人的好,可又不想努力去做…”的状态里。我对自己这样的状态充满了否定与嫌弃。如今,孩子把它呈现出来,我怎么可能不恐慌,怎么可能愿意去面对,去接纳?!
那我的需求又是什么呢?我不想听丧气的话,不想要丧气的状态,那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想要的是状态是:一直都是元气满满,一直都好。
我想要孩子一切都好,一直都好,不要让我担忧,焦虑,不要让我因为孩子的不好而觉得自己不好。
哈,当我看向内,看看问问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想要的,我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一直都元气满满,一直都好,一切都好,这在逻辑上现实中,不成立不可能嘛。
*事情还是这么个事情,当我看向自己而不是指向外时,虽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舒服的感受,已经逐渐得到了缓解。
当我稍稍安稳了自己,就有余力去看去了解对方了。
孩子隔断时间哼唧哼唧,一是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起伏的状态,
二来,这反映出,孩子在我“急功近利,关注结果”的影响下,付出了一点努力,就想看到结果的回馈。一旦没有回馈,或是他的努力没有被我看到及认可,或是我的标准一再提高,他觉得老是够不到,就会产生挫败,自否,疲惫,就会情绪能量低落一段时间。
三来,他时不时的在我面前说这些,是因为他的倾诉需求,他的这种状态,一再被我抗拒,一直未被畅快和完全的表达及接纳。越排斥的,越是没有表达完全的,就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一次次的试探和持续。
*好吧,看向自己,了解了自己,才有余力看向别人。
很多的不舒服,是源于自己想要的需求未被满足。
如果不去觉察和了解,就不会看到,自己的有些需求,也许并不合理和合适;有些需求,也许别人并没有能力满足;有些需求,是可以靠自己满足的……
很多时候,需求也好,问题也好,并不能短时间内或是并不能得以解决。但是,仅仅是看见,了解,就已经可以使自己的情绪,感受,安稳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