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下旬,从未出过县城的我独自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终于出来了!
20出头的我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而不是害怕。火车刚驶出重庆,差不多半截车厢的人都熟悉了,都是外出求学的学子及其家人。我没让父亲送,我18岁生日时,我对父亲说:“我长大了,我的事,自己解决。”
父亲想了很久,同意了我的想法,没有送我,用他准备送我的车费,给我买了一部手机。
40多个小时后,火车终于到了北京,这时我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不会说普通话(因为老师上课也不说普通话),交流开始困难,夹杂方言的椒盐普通话加上手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的意思表达明白。
初到哈尔滨,第一次排队上公交车,车上人很多,很挤,却没有人喊叫。嗯,这个城市的秩序让我喜欢上了。
到了学校,发现一个大问题――语言不通,他们说的我懂,可我的意思却无法用普通话来表达(因为重庆话中有很多叫做言子儿的词,用普通话来表达就像是用现代文来翻译古文,用英语来翻译古诗词)。无法用熟练的口语来进行交流,刚开始也在用椒盐普通话交流,语速快,间或夹杂着方言,往往在我唾沫飞溅后,对方一脸懵逼(不得不说很多没出过省的北方人语言接受能力差,鼻音,声韵,平翘舌,音调有些偏差他们就无法正确理解,这却证明他们听力很好,能听出语音中的细微差异),这种情况多次出现,自然缺乏自信,开始淡于交际(其实不仅我这样,大多南方人也这样,浙江的同学也一样)。在外人看来性格由外向转变为内向,对任何用到语言较多的活动都失去兴致。
这是我害怕的开始,但当时却没有觉察。我开始逃避社会活动,不愿家教,不愿实习,喜欢去网吧和图书馆等不需要用语言的地方。开始孤独起来,除了同寝室的兄弟常在一起喝酒、打牌、泡网吧外,就是和老乡呆在,用家乡话闲聊。
大学三年一晃就过去了,该考虑毕业后的出路了。2005年4月,在考虑许久无果后,偶然看见一篇关于未来十年热门职业的报道,心理学赫然在列。触动了心里的一根弦,心气高傲的,年少轻狂的我,根本没分清自身的情况,毅然决定报考北师大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初始状态不清,问题空间也没界定好,只有一个目标,我开始出发了,别人说即便是有名师指导仍需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准备,我一个门外汉仅凭一腔热情,用8个月的时间,想自学考研,现在看来,不啻于一个天大的笑话。虽然结果早已注定,却打开了我和心理学的缘分,从此踏入了学习心理学的路上。
8个月的时间,英语从不到二级到过了四级,政治兴趣重新培养,专业课近10本书(当年的考试范围和指定用书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测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直到考试那天,书仍然没看完(不是看的慢,是普通心理学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看了很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