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有些精神涣散。
我把这个现象总结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踏实肯定目标的游离感和持续性丧。
其实人应该定期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理,就会发现,很多一瞬间闪过的念头,是很神奇的。它不受思想的控制,是出于一个人最原始、最根本的应激性反应。正常的时候看来,它可能不那么美好,不那么体面,甚至让人难以启齿,但是我觉得,若想成为一个能够更好控制自己情绪,更了解自己的人的话,了解这些“小心思”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人从一个原始群居的状态发展至今, 和团体保持一致,或者想寻找能够容纳自己的团体的类似思想是很原始的,那么那些不合群的人,比如我,只是更需要一种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状态,而并不是从心底想脱离所有的群体性组织和所有人际关系的聚集。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亲人朋友,没有深度连接的组织或者个人,他要如何生活下去呢?
另外再讲一下拖延。最近越来越发现,所谓拖延,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恐惧,是对马上要做的事情,要面对的难题, 尤其是要面临的未知的境地,感到慌张。人天生对不确定性难以忍受,只不过有人在不断的人生学习中,习得了很多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和心态控制法,而有的人无法压制这种焦虑罢了。王盐说“你看,可笑吧,应对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这件让你焦虑的事情”。这也是我今天想说的,最近3星期,每个周六都没有写代码,第一,这有点模式化了,因为没有很好地自我管理,导致周六顺其自然的变成了没有规划,懒散的一天。第二,内心的恐惧,面对有难度的代码和问题,没有信心去完成,没有合适的学习计划,导致这个东西变成了超过我学习区、进入了恐慌区的一个东西。学习过程中没有正向的一个反馈,而是进行了一个负循环。
那么后续该如何修正呢?
当心里不想做一件事,或者当这件事还没有摆到自己面前催促着自己去做之前,就要打开这篇文章或者这个Notice:
①什么都不要想,直接踏出家门,朝星巴克走过去。我知道说这句话有点残忍,但,远离一切可以拖你后腿的人
②直接打开电脑,开始看,你需要做的,只是打开电脑就好了
③周一到周日,作息不要变,当你仍然8点多出来学习时,你会发现真的很美好,不会有早起带来的困倦和乏力,而且真的开心,能够切实的有正向驱动
④不要去担心未来的东西,只是把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这一点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