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这个群体是相当尴尬的。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群体。
在人生的这个路口,很多年轻女孩喜欢五十步笑百步。
记得我刚进公司的时候,一个小男生对着一个女人的微信一顿嘲笑。
我诧异的问他,他的意思是谁做了什么什么事,可是她都30了啊。
彼时他对面的我就已经是32岁的“高龄”了,30岁招谁惹谁了吗?
他不是有一天也要30岁吗?
有些年轻女孩是很瞧不起我们这些“大妈”的,身材走样怎么也回不去、从来不穿高跟鞋、很少化妆。
说着自己将来绝对不要这样。
姐当年也是一枝花好么?谁年轻的时候不是不化妆不出门,一双高跟鞋走遍天下的?
因为我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所爱的人。
不要跟我起什么高调。世界应该善待那些放弃了自我去全心全意爱孩子的女人们。
不要跟我说什么美不分年龄。
你们看看吴佩慈抱娃的姿势,就知道她并不是用尽一切在爱孩子。
普通人可以穿着超短裙,脚踩恨天高,单手抱娃,另一只手展示着爱马仕嘛?
我们穿着宽松的衣服,脚上踩着平底鞋,一路抱娃看世界,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脚底依旧生风。
娃跑远到50米开外,一个箭步就把他拽回来,高跟鞋可以吗?
也不要跟我说,张柏芝怎么三个孩子还那么漂亮。
明星的生活不是你能懂的,你所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加起来才是他们的人生。
好啦控诉就到这里,我今天最想讲的是自我成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开始认识到,即便我家宝宝8个月我就已经回归职场,但我的生活依旧是三点一线。
工作—下班—带娃。
在我的宝贝4岁之前,我认为自己把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献给了我的宝贝。
我认为他需要我,只有我能最尽心的去照顾他。
虽然我自我检讨我对他生活上的照顾完全交给了我们家的老人们。
但我是最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的。
他一笑一颦我都不会错过,为了给他最好的引导,我又大量的去看书和育儿大号的文章。
不断的通过观察来验证这些理念。
我没有成为育儿专家,只是不断的用专家们的理念来解除自己的焦虑。
直到有一天,我跟萌薇学习手帐,突然就关注起自我成长起来。
不知道怎么就开始了阅读和写作。
于是,就开始了这条惨烈的抗争之路。
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是不同的,最完美的情况就是双方的原生家庭基础很好。
这个家庭中的女儿可以轻松的追逐自己的梦想,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她可以得到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更多支持。
塑造了那么多女强人的形象。我仍然不相信她们完全靠自己就可以成功。
可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家庭,女人们还是要面对生计问题,解决父母的难题,家庭的矛盾,要支持男人的事业,完成育儿的责任,最后才是女人自己的事情。
很多人一辈子会觉得就这样了,别人认为的我们,就是嫁到这个家来,完成生儿育女,完成孝敬老人的使命,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曾经自己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可是,人只有这一生,过去了就没有了。
这样的一生和这样的自己,自己会喜欢吗?
有没有觉得自己这前半生自我附加值特别低,周围人的评价都特别低呢?
你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可他会喜欢这样的妈妈吗?
反观自己,老了一无所长,会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有多少老人,为了孩子掏空了自己,然后老了生病生活都要依靠儿女呢?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循环?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自己一样,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责任为了生活,不敢去试错找到自己的兴趣,因为有些人输不起,就永远只能选最稳妥的方式生活。
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自己想要一辈子做的事情。
起初我的导师会让我认为,我要去寻找一个让我自己可以变现和赚钱的项目。
我一直都找不到。
后来我确定了自己的生活里必须有阅读和写作这件事。到今天,我已经日更150天了,公开的文字也有20万字了。平均每天日更1000字。
到现在,日更的字数对我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我有多少时间,就能完成多少字数。
我并不是在炫耀什么,我是想说,当你每天去坚持书写,写字就变得像说话一样容易,再也不是一件让你困难的事情。
在有很多积累之后,总有几篇是有人欣赏的,自己投稿或者是主动收录,都会给自己增强一定的信心。
从开始的絮絮叨叨的日更流水账,到后来尝试影评,书评,写故事,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发现自己只要是文字,输出观点,都很喜欢。
开始在坚持在朋友圈分享和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朋友圈这件事,是我每天必须做的,我每天保证更新1条有意义的内容,有人说,这叫朋友圈文案。看起来很简单。
其实要做到每天找到主题,分享不同的内容,每天写得不一样,也是不容易的。但对于写作输出也是非常有益的。
朋友圈的重要性,已不能在赘述了,它在虚拟世界里,甚至比你的脸还重要。
它决定了加你的人会不会继续和你玩,认识你的人会不会觉得你是多面的,对于线上个人品牌的建立和线下口碑的形成,都非常有意义。说是万能的朋友圈都不足为过。
一般想要做个人品牌的人每天要发3-4条,在高频浏览的时间段,这里边的学问还是有可挖之处。因为自己现在目的没有那么强,也没有投入太多,就保证1天1条。
手帐在萌薇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了初步的概念。手帐是非常棒的个人管理工具,应用好了,个人成长速度飞快。大家可以去看俊英子,是非常棒的手帐管理达人。
大多数人对手帐停留在视觉阶段,其实它最好的地方在于它对于生活的管理。是精髓。
以上是自己在训练营期间写过的手帐,有几篇评过特优作业,拍照一直是自己的短板,总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图摆拍。
希望以后可以应用起来,把萌薇的手帐之道和手帐之术,很好的传播给需要的人。
阅读
在冰月的线上读书会坚持阅读打卡一个月,获得阅读达人称号。
第二排第一个就是我啦。
关于阅读打卡,冰月这个群是相当赞的。
阅读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每天必须的事了。
那些想对抗懒惰的宝宝们可以报团成长,进步非常快。
目前自己并没有要求自己一定非要在一个月一年内完成多少本惊人的阅读量。
我更在意收获,所以一个月看不完4本的情况也有,我有时又会同时看许多本书,所以从成果和数量上不是很喜人。但是对我收获特别大。
学习
学习方面,正在学习Judy的定投课,计划是每天学习4节知识星球。
像这样的笔记大概每天会写上5、6页左右,分别是在晚上娃睡以后,早起,娃未醒的时间,早到办公室的半小时里完成。
这就非常考验老母亲的时间了。
有时候娃会晚睡,等他睡觉的时间是煎熬的,因为他完全压缩了妈妈的睡眠时间,而妈妈的睡眠一定会排在日更和笔记之后。
今天刚刚发现了听书的好处。
决定在哄娃睡觉的期间带上一只耳机缓解我的时间焦虑。这样宝贝几点睡,我都不担心自己浪费了时间。我是不是很聪明。
有时候娃会早起,完全吃掉我的学习时间,秒变亲子时光。我每次和玉如强调我因看娃晚来开线上的会,她都安慰我,不要后悔,珍惜和他的相处,他很快就会长大。
因为Judy的课分基础知识、视频1.0,知识升级、视频2.0, 4个部分才能找她1对1咨询。
按照我的计划,现在已经学到知识升级的14课,一共37节,外加4节视频,我想我很快就能完成课程开启定投计划了。
我现在每天必做的事有4件:
1、简书日更/知乎(偶尔)
2、朋友圈更新
3、阅读计划1小时(碎片时间加起来)
4、学习课程笔记4课
以下大概是我一天的时间安排:
6:00 学习笔记
7:00 洗漱
8:00 班车、阅读
8:30 学习笔记、早饭
9:00 工作,间隙阅读
11:30 午饭、朋友圈、日更
13:00 工作,间隙阅读或微信各种消息
17:30 下班,班车听课,或写未完成日更
18:30 晚饭
19:00 带娃上课、看娃,期间回各种消息或参加线上活动。
期间老人带娃下楼或者老公带娃带得好,就是福利了,可以多看一会书或者笔记。
22:00 等娃睡觉。这个要看娃心情,最近就特别挖晚,能10点睡就是福利了。
24点之前 一般会写学习笔记,也会多些日更外的文章。偶尔也会因为回消息,浏览文章将时间耗没。
写东西真的很费时间,从前我写1000字大概要1个小时。我想用电脑是不是会更快。
这是标准的完成的比较好的一天。
如果遇到各种状况,娃晚睡,娃早睡,工作忙没午休,计划可能就全打乱。
会遇到各种补补补的情况。
总之,我无论如何阅读、日更、朋友圈是不会断的。
像今天娃6点多起床,直接吞没了我的笔记时间。
导致今天笔记未完成。
所以,现在学习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存在惰性的问题了。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做。而是如何和时间赛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效率,完成多项任务。
萌薇说的没错,每天3件事,能坚持完成已非常了不起了。少即是多,一定要做减法。
文字解救了我的焦虑,这些都是我刚才在哄娃睡觉的时候想到的,没想到洋洋洒洒一写就是3000字。
记录自己的心酸历程,有多少人会明白一个宝妈的坚持呢?
可能家里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怪这个妈怎么不管孩子。连自己的妈妈也会这样。
不知道你端着个手机在那里痴迷的干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每个人都在端着手机,没有人会问你拿手机做什么,可真的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关于阅读的顺序。
阅读从一开始就是纸质书的,所以接下来决定自己不想再吝惜买纸书,放在家里陪宝宝的碎片时间,可以拿起来读,不会因为拿手机而给宝宝错误的示范。
纸书对于做笔记也非常方便。
电子书仍然是主力,也有很多时候,是不方便拿纸书明晃晃的看的。
复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想告别看完就忘的情况,一定要回头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你在行动上可以如何应用。
这篇文章一看字数就要凉凉,不过没有关系,我已经把自己想记录的80%都已经记录下来。
也算是上半年心态的小复盘。
其实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自己复盘起来,自己也很了不起呢。
加油加油!与各位宝妈共勉。我能做到的,你们可以做得更好!
凌晨1:30分发布,从娃睡后的23点开始写,果然是1000字1小时。
娃你要变天使宝宝呀,假如你21点就睡,妈妈怎么也可以12点睡觉啦。
碎碎念。
我能说我现在还想去写个笔记吗?那我肯定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