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公司附近的流动图书车,我有幸捧起了这本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理智与情感》,纸质书的触感总能为阅读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但真正让我着迷的,是简·奥斯汀细腻入微、情感丰富的笔触。
作者简·奥斯汀,用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画卷,她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还有对人性的洞悉程度,总让人惊叹不已,使我在翻阅每一页时,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代的共鸣。
一
《理智与情感》主要讲述了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的故事。她们的生活因父亲的突然离世而陷入困境,原本可期的丰厚嫁妆瞬间化为泡影。在这个嫁妆比爱情更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下,两姐妹尽管拥有气质、外貌和身份,在寻找理想归宿的道路上,仍将面临着重重挑战。
埃莉诺与玛丽安,性格迥异,对爱情的态度自然也截然不同。玛丽安对理想伴侣的追求近乎苛刻,需才貌出众、风度迷人,还要对绘画、书籍有真正的鉴赏力,等等,因此她自己都担心这辈子都很难遇到真爱。当她有幸遇到了情投意合之人,便立马全心投入,她的爱情热烈而奔放,完全没考虑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反观埃莉诺,对未来伴侣的要求,很实在,并且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分寸,即使听到茶气十足的露西说出一件令她不敢相信的坏消息时,她也能将痛苦深藏心底,独自承受着这份悲伤,并慢慢消化,努力做到不影响家人。
然而,埃莉诺的理智和克制,有时却让她显得冷漠无情,甚至让她的家人也难以理解。她的母亲更倾向于站在玛丽安这边,对玛丽安的直率和热情更为偏爱。甚至妹妹玛丽安,也差点认为埃莉诺之所以能自控、当机立断,只因为并没有多痛苦。也许,理智行事的人都有被这样解读过。
二
在书中,对于达什伍德太太的形象描绘,不禁让我觉得她才是“玛丽安”一号,一个非常乐观、纯真、宽厚大度的女性。
即便遭遇了家道中落,但达什伍德太太对生活依然有着无限的热爱和希望。当察觉到两个女儿心中萌发了爱情嫩芽,她第一反应是激动和喜悦,而不会去预设那些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接下来的时光,她总是满怀热情地支持女儿们的选择。
在这一点上,她或许缺少了一位母亲应有的谨慎,她的心态过于罗曼蒂克,但正是这样的母亲,注定会赢得子女深深的敬爱和依恋。
她为何能始终洋溢着丰富的情感和纯真的乐观?
这个答案,其实早在第一卷的序幕中便已悄然揭晓。她,一无所有,却有幸与天性乐观、开朗的达什伍德先生结缘,步入了一段充满爱与温暖的婚姻。在这段关系中,她的生活变得富足而幸福,有着三个体贴美丽的女儿,之前未曾经历过苦难的磨砺,因此她的心中始终保留着一片纯净无瑕的乐土。
如果可以,谁不想和达什伍德太太一样乐观宽厚呢?
三
所以,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玛丽安。她敢爱敢恨,对不公直言不讳,不费劲去维持表面的和谐,活得更为洒脱、随性。
但是如果将玛丽安置于现代职场,她对感情的敏感和冲动可能会让她在面对挫折时崩溃,这样是很容易失去工作的,不但如此,她因为感情受挫,对其他事情都失去了兴致,甚至对自己的健康也不放在心上,如果不是有如此温暖的家人一直陪伴左右,真的很难想象她能逃过这一劫难。
相反,埃莉诺即使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也能保持工作的高效和专业,冷静和理智的特质将使她在工作中备受青睐,她会更加稳定地度过这一生。
简·奥斯汀通过埃莉诺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理智是面对生活挑战的最佳武器。
不过,你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埃莉诺”总是越来越多?进入社会后的人们,都将倾向于隐藏真实情感,努力在他人面前保持冷静和克制,做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
那么,“玛丽安”去哪儿了呢?或许是,在社会的磨砺下,她终将学会成为“埃莉诺”,就像栽了跟头的玛丽安,在故事的结尾,也正在慢慢变成另一个“埃莉诺”。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真挚和热情?
四
虽然简·奥斯汀在结尾为玛丽安和埃莉诺两位女主角安排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这不仅是对她们经历重重波折后的奖赏,也是对读者情感的一种慰藉。这样的结局对两位女主角来说算是锦上添花,但又能让读者感受到梦想成真的喜悦,谁不喜欢大圆满的结局呢。
经历了情感的起伏和生活的考验,玛丽安也逐渐从情感的漩涡中挣脱出来,她的心灵得到了深刻的洗礼和成长。玛丽安不再是那个只沉浸在个人情感世界中的小女孩,她学会了用心去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心声,用更加成熟和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可能到来的风风雨雨。
而埃莉诺,这位始终保持理智的女性,人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遭遇了悲伤和挑战,但她的智慧和坚韧使她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所以她也将以坚定的步伐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本书不单是关于爱情和婚姻,更是关于成长、自我认知和情感理智的深刻探讨。
五
帕尔默夫人是一个被埃莉诺认为其蠢无比的女人,因为她对于自己丈夫的冷漠、粗暴、无礼,不但毫不在乎,反而在被讥讽时乐不可支,认为自己的丈夫可爱至极。
但埃莉诺也说帕尔默夫人的性情天下第一好,仿佛拿定了主意要一直开心下去。看书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有这种生活心态的人是愚蠢吗?
一个可以让自己每天开开心心,不但不自寻烦恼,还能无视烦人的事情,又怎会是愚蠢的呢?想来想去,我竟然觉得,大智若愚才应该是用来形容帕尔默夫人的词汇。
所谓的聪明人,又需要经历多少事情,多少契机,才能到达此种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