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另一种高度》刘瑜
因为这句话听完了这部小说,后来才发现这只是书评,不是出自毛姆的原文。如果只从这句话或者书名来看,绝不会联想到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抛妻弃子,勾引别人老婆,最终使其自杀。
是否看见月亮必须要付出如此的代价呢?我想也许是创作手法,查尔斯的原型是高更,与梵高齐名,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我分不清查尔斯是否真实存在。我不认同他的道德品质,他将女人视为玩物,发泄肉欲的工具,他毫不感恩朋友德克·施特略夫的帮助,甚至拆散了德克的家庭,害死了德克的妻子布兰琪。即便是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查尔斯对于自己的土著妻子艾塔也是毫无感情可言,只是满意于艾塔悉心的照料、作为妻子提供的生理需求,又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影响他画画,也许晚年身患麻风病而毁容、失明的查尔斯曾对艾塔的不离不弃有一丝的感动,但仍然不能证实查尔斯道德高尚。
读一本书,也许不是为了对人物进行评判,追求“月亮”的艺术家一定会完美吗?查尔斯低下的道德正是有力的佐证。虽然可以不认可查尔斯的为人,但是我不得不佩服查尔斯的勇气!他放弃了生活优渥,家庭幸福的股票经纪人身份,极端“断舍离”地成为落魄巴黎的穷酸画家,他画画不是为了换钱,也丝毫不在乎他人是否认同,他甚至不愿轻易将画作示人,他根本不渴望成功,只是受到了一股力量的支配,让他不得不画画。对比起来,我们做事是否太有目的性,付出了就想得到回报,就像现在写了论文就希望即刻得到发表,否则便迟迟不肯下笔,机会来临时,瞻前顾后,难以决断。我们在乎的东西太多,难以舍弃的也太多,当然我们不必像查尔斯一样舍弃家庭、事业,或许我们只需要舍弃一点没有意义却又不断束缚我们的东西,比如脸面。
我想,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勇气,我可以不顾结果地往前走,只要那一刻,我在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而我也始终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她或许没有那么离经叛道,甚至受人尊敬,她手里拿的是“六便士”,抬头看到的是“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