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依然有朋友陆续找我咨询、倾诉情感、成长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种状态跟过去最大的区别在于:过去我只是以朋友的角度提供建议,现在我可以心理学+佛学+朋友的角度提供建议。这样做的结果并不是为了增强我的建议的可行性和公信力,而是可以为对方开拓更宽广的思路、增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探索心灵层面的深度。解铃还需系铃人,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自己身上,如果身边有人能够把迷茫者引导至更容易看清实相的路口,那不是远比在迷雾中原地打转要有益的多?
最终,我们都会上岸;或者说,我们本来一直都安全地在岸上,否则,那个圆满、澄净、安在的自性是谁呢?我们在岸上看着或在彼岸、或在水中的自己,看着自己经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着自己经受无明、痛苦的折磨,看着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当我们深陷于痛苦之中时,是很容易被“无意识”控制的。只要有机会,哪怕只是光束不小心横插进来的一刹那,我们定要问问自己“我在干嘛?”,也许那正是抬起头看清真相、忽然洞见到了什么的一刹那。我决定这样时时提醒自己,我知道这是一个很笨拙、不聪明的办法,但至少它有可能把我从被情绪裹挟的俘虏中解救出来,至少它是一个我可以自救的方法。
昨天总结的时候这样写道:
在梦里回想起很久以前的往事,明白心结该被解开的时候到了。惊觉自己的人生已经走了一半,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好在依稀清楚要走什么样的路,庆幸不至于迷迷糊糊。
觉察到了自己角色的切换,我,和另一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