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灵都是纯洁美好的,但为什么长大后却各有千秋呢?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给孩子正确的爱的方式。
中国的老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说:“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
那么这两句话折射着什么问题呢?
首先解释一下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这两个概念:
原生家庭是指人从小成长的家庭,也就是有父母照顾的家。
再生家庭是指我们建立的小家,包括我们的老公或老婆还有孩子们。
一个人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到童年。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慢慢地,你会发现,身上存在着一些让自己非常痛恨的,但是却似乎无法得到根本改变的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在原生家庭成长中形成的,而且如果你意识不清的话或者不及时调整改变的话,它们也会在你孩子身上重复出现。
你比如说,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妈妈情绪控制不好,爱发脾气,那么虽然孩子很痛恨妈妈的这种行为,但绝大多数孩子都会不自觉地继承这种情绪和行为,再次在自己的小家中上演,于是他的孩子也会如此饱受伤害,痛恨并延续继承下去……
跟大家分享一个朋友的自述:我的姥爷就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到了晚年他还经常对妈妈发脾气,而我的妈妈在我记事起我就知道她的脾气不好,对我极少表扬,稍做不好就对我发脾气,所以我一直是战战兢兢地长大,有什么事儿也不敢对她讲,怕她对我发脾气,我很害怕她的那种眼神,但我知道她很爱我……转眼间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没想到的是,我完全继承了妈妈的情绪和脾气,在家里面稍不对我心事我就要发脾气,老公是一个非常包容的人,他从不斤斤计较,到是孩子,每次我一发脾气他的眼睛里满是惊恐,当时我却不以为然,我也很少表扬孩子,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孩子缺少自信,甚至有些自卑。为了帮助孩子我学习了心理学,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有多么的严重,这对孩子的危害竟然有这么大。
现在我的这位朋友也在慢慢的改变自己,她也发现孩子的自信在慢慢地找回来了。我想我朋友的事情可以说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现状。
所以为什么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为三岁的时候,孩子的人格基本定型,这种人格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六岁的时候,孩子完成了自我确认,认定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一个“坏孩子”,是“聪明的”还是“笨的”。这应该说全是父母的成果。很神奇的一件事,如果你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很棒,你很努力,那么他将来就真的很棒、很努力。如果你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不争气,那么他将来就真的很笨、很不争气。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在孩子三岁前,大部分时间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所以家庭的环境就是他们绝大部分的的成长环境。稳定的成长环境就是父母相亲相爱,情绪稳定,一家人和和睦睦,也不轻易训斥孩子。而不稳定的成长环境就是父母经常吵架,妈妈坏脾气或者爱哭,爸爸在家酒后打人骂人等等。由孩子天生的内外向,及他们的后天成长环境,就会形成孩子不同的人格,而人格是性格的基础。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人格分类-那么大概分为以下三种
以妈妈为例,如果一个妈妈是急躁的,坏脾气的,自我的,强势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妈妈不断地产生冲突、矛盾。孩子就会形成焦虑型人格。具体表现在:安全感差,注意力较差,情绪不稳定。
一个妈妈如果是忙碌的,缺爱的,与孩子缺乏心灵交流的,缺少关注的。孩子就没有和妈妈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形成疏离型人格。表现在:孤独的,没有亲密感的,无感的。
一个妈妈如果是慈祥的,和气的,尊重的,疼爱的,就会和孩子形成非常健康稳定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是安全型人格,表现在:孩子很听劝,非常合作,情绪稳定,注意力强。
这三种人格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第一天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人格表现-
焦虑型人格的孩子在妈妈早上送他来和他告别的时候,他就开始哭,等妈妈走了之后也是一直哭,找妈妈,妈妈晚上来接他,他立马紧紧抓住妈妈,害怕妈妈再离开他。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平时对他一定脾气不怎么好,经常呵斥他,以致于他不能确定妈妈是否爱他,所以,他怕妈妈走了就再也不要他了。这就是安全感差带来的焦虑。以后结了婚,也会加倍的向伴侣去索取爱。如果是外向型的性格,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交一些小伙伴(也可能是小混混),在他们身上寻找爱与认同感,觉得小伙伴才是自己的亲人。
疏离型人格的孩子在妈妈早上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不会哭闹,妈妈晚上来接他了,他也不会表现的很高兴。都是很平静的状态。因为妈妈平时也不是很关心他,不怎么和他沟通。所以,他已经建立了自我保护机制,就是你不理我,那我也不理你。你走或者回来,我已经无所谓了。可很多父母给了孩子很多的时间,为什么还会这样呢?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到有效陪伴。所谓的有效陪伴,简单来说就是要“四目相对”,比如你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游戏,和孩子一起唱歌,这都是要四目相对的。不能孩子玩他的,你玩你的手机。
安全型人格的孩子在妈妈早上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会难过的哭。但当老师告诉他:“宝宝不要难过,这里有很多的小朋友和老师,你们会度过非常愉快的一天的,妈妈要去上班了,晚上就来接你,你要乖乖的哦。”等妈妈走了,过一会儿,他就能调整好情绪,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里,晚上妈妈来接他,他会非常的高兴,扑到妈妈身上,和妈妈手牵手回家了。这就是健康的人格,安全的依恋。
所以说,分离焦虑,过度和一点没有都是不健康的。适度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一定都对号入座了。关于自己原生家庭的环境及自己的人格都有了了解。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很多时候没有安全感,焦虑或者无感了。学习原生家庭的知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如果你是焦虑型人格,那你必然有一个坏脾气的爸爸或妈妈,那为什么爸爸妈妈脾气差呢?这就要追溯到爸爸妈妈的原生家庭里去寻找答案,这一定也是和他的成长环境、所遭受的童年创伤有关系的。了解到这一点,你是不是就能释然了?他们并不是不爱你,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正确的爱。同时,认识到你自己的人格特点,就要防止自己的坏情绪再去影响你的孩子。因为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0-3岁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你帮助孩子建立的自我、自信、高价值感、稳定的自我评价系统以及健康的人格。好的亲子关系是后期教育的基础,而好的性格能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命运。
举例:说到这里,我很担心一个从未谋面的孩子未来成长的人格发展。事情是这样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写字呢非常慢,进而作业有拖拉现象。因为每当写不好时妈妈就会让她重写,这导致孩子在田字格本上反复擦了写,写了擦。还有就是妈妈会因为孩子做错了题而动手打孩子……这说明她的妈妈在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情绪,以至于这种情绪已经感染了孩子,而且可悲的是,无论家人怎样劝抯,都不管用。当朋友跟我说到这儿的时候,我就说:这位妈妈之所以理直气壮,认为自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孩子,是因为这位年轻的妈妈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的,所以她也把她母亲在当年对待她的这种情绪和姿态完全呈现出来,并且认为是很安全的。朋友说,没错,她的母亲当年就是这样的。说实话,我很担心这孩子未来的学习情况和人格发展。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跟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母的行为,孩子的耳濡目染,很有可能,他的父母是怎样相处的,他跟他朋友或是自己的配偶就是这样相处的。
举例:一个三口之家,母亲强势、严厉,父亲软弱、顺从,如果是个女孩子的话则她会继承母亲的这种人格特点,继续在自己的再生家庭中扮演严妻厉母;如果是个男孩子的话则也会在他的再生家庭中继续扮演当年父亲的软弱角色。
其实,分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和伴侣的原生家庭本身对夫妻关系和睦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每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我们自己所决定不了的,但是我们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追根溯源的全面分析,并且这样的分析能够得到伴侣的理解和包容。这些都是打开幸福家庭的正确模式。虽然我们的“错误路线”有时真的很难彻底改正,但是至少我们在伴侣的支持下学会慢慢调整。那么自然,我们稳定的夫妻关系就会成为这个再生家庭坚不可摧的基石,而这个过程,有时也许需要夫妻一辈子的相濡以沫才能完成的。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不只是简单的行为“复制”,还包括塑造了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性格、情绪、情商、安全感等。
深度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一生,包括言谈举止和心灵能量,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会因为个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消失。
也就是说,你现在整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其实都藏着过去原生家庭的样子。
如果你没有安全感、不会管理情绪、不懂自愈方法、幸福感较低。
一定记得回来梳理一下你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塑造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但是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内在生长的枷锁。
作家沈三废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
我的原生家庭没有给过我安全感,谈不上有精神后盾,这让我成年后很容易把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像是附在他人身上吸取养料的怪物。
这世界能靠的除了自己还有谁呢,当务之急还是要快快成长,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从某种程度上讲,沈三废很幸运,因为找到了自己人格缺失的那一角。
可惜,很多人未必足够了解自己。
即便了解自己,也未必拥有治愈自己的能力,所以长叹“人艰不拆”、“心累”……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原生家庭负面影响,洞悉自我,成为自己的疗愈师?
首先,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承认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其次,科学分析自我生长系统存在的问题,深度了解自我,洞察最真实的内心。
最后,掌握心理学自愈方法,激发内在能量,不断修复和完善自我的人格。
这不仅是你遇到更好的自己的第一步,也是你遇到更好的“孩子”的第一步。
因为,你,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更是孩子未来的原生家庭;
孩子从出生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一支笔,你画成什么样,他就变成什么样。究竟最终这纸上画得是龙还是虫,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
都说这世上有千百种考试,却没有一种是为父母准备的,都说人生凡事有千万种选择,却惟独对原生家庭无法选择。
你要是运气好,降生在美满健康的原生家庭,快乐成长。要是运气不好,那就应了一句老话:幸福的模样基本相似,但不幸的样子却各有不同。
曾经看过一位母亲赖佩霞的演讲《幸福为什么这么难》,讲述了她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家庭的破碎,脾气暴躁的母亲,都对她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导致她结婚生子后苦不堪言。
从小对孩子谩骂指责、对孩子肆意发泄,都变成父母口中那一句:“我是为你好”。
但事实却恰恰相安,就像赖佩霞说的:“你骂我,不是因为你爱我,而是你情绪管理不好。”
孩子是一面镜子,在镜中看到了父母的模样。赖佩霞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带着对父亲的怨恨、对母亲的畏惧,在惶恐不安中自卑地长大,最终,养成了和母亲一样极端的性格。
本以为这都是爱的表现,却让她在生活中吃尽了苦头,第一段婚姻因此支离破碎、饱受煎熬。才恍然大悟,当初母亲不是为她好,而是把她当成了自己情绪的宣泄口。
这样教育的可怕之处在于,在父母伪善的借口下,孩子性格也随之改变,将来长大后,他们就用同样的方式来“爱”父母。
你今天对孩子没有耐心,明天他就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责怪孩子不如别人家的优秀,明天她就埋怨你不如别人父母有本事。你今天太忙没时间管教孩子,明天他就没功夫陪你变老。
你满口说爱,却满是伤害。就像作家阿尔文·托夫勒说的一样:“在为人父母这个领域中,仍然有很多外行。”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每个家长都自觉问心无愧,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凡事有因必有果,在忙着抱怨孩子的时候,是否反思过自己作为父母,又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过什么作用呢?
在无数教育失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要么从小缺少父母关爱;要么被父母过分溺爱;要么在精神上被爸妈控制,逼其走强行安排的人生;要么在身体上被父母虐待辱骂,沦为失败婚姻的替罪羊。
这样的教育方式,出发点看似截然不同,但结果却大致相同:送给孩子一个畸形的人生。这样的父母,表面看似认真努力,实际却本末倒置,极不负责。
为了自己的各种欲望,在不懂如何去爱的时候,让孩子降生在一个面目狰狞的家庭中,以爱的名义在这张纸上乱写乱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变成了龙,有的孩子被父母画成了虫。
孩子出了问题,所有父母都自觉委屈,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旦教育的方向错了,怎么努力都白费,无一例外。
我相信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和家庭。
不是有句话说: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妈妈相爱。
这个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后才是亲子关系,如果颠倒了,问题就出来了。
父母的感情不好,容易形成孩子敏感、自闭、悲观的性格,对自己将来的婚姻持消极的态度。
当孩子看到父母的关系不好,如果他同情妈妈,那么他会和妈妈的关系非常好,把自己妄想成是妈妈的配偶,承担虚拟的父亲角色,这样会带来严重的恋母情结,变成一个妈宝男。这样的男孩子,不会处理妻子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只会令婆媳关系越来越糟糕,因为他会认为,自己的妈妈多么不容易,怎么就不能让一下妈妈,永远站在妈妈这一边。
如果他不同情他妈妈,那么他很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学习他爸爸,他爸爸怎么对待母亲,他很有可能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妻子。
上两个例子在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他自己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他努力突破了这些限制,那么他将来不会受到父母感情的影响,但是这样的例子真的非常少。
如果他的父母感情好,那么他一定会受到父母的正面影响。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相爱,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他内心才会有满满的安全感,身心才能健康成长。他们会从这样的家庭中,学会爱,爱自己,爱他人,他们内心更加丰盛富足。
从你当上父母的那一刻开始,你自己,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好好爱你的爱人,好好爱你的孩子。
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受到伤害呢?
首先第一点:不要让原生家庭的伤害代际传递。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强大的延续性。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和成长,那么就很可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剧。
我的一个朋友和我聊天时曾说,她的先生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如果考不了全班前三名就会发脾气。有一次,孩子被批评后觉得委屈,就哭着跑去问她:“爸爸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是捡来的吗?”
朋友也很无奈,就去找老公理论,可没想到老公振振有词地说:小时候我爸就是这样要求我的,你看他不是把我培养成了一流学校的大学生吗?放心吧,儿子在我的教育下一定也是个高材生的!
其实,朋友说,她的先生自己也非常苦恼,他并不想跟孩子发脾气,他也想跟孩子更加亲近一点。但他从小在父亲的打骂中长大,他也曾发誓自己绝对不冲孩子发火,可是每次孩子一做错事,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坏情绪。
最后朋友告诉孩子:“爸爸当然很爱你,只是在他小时候,爷爷也是这样对他的,所以他不知道要怎么用别的方法来爱你。”
从这个例子上来看,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参照物,无论是父母主动引导还是无形的言传身教,孩子都会不断地学习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质。
因为孩子永远是渴望与父母连接的,而通过与父母做同样的事情,有同样的特质,他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我们是一起”的。是最安全的。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复制在自己和孩子身上。
别把孩子当成你的影子
如果说原生家庭的代际传递是把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受的伤延续到孩子的身上,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点,就是它的相反面——把自己的遗憾和渴望全部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家中的一个表妹,家中独女,深受父母宠爱,尤其是她母亲,几乎把她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一手包办了。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选学校、找工作、谈恋爱,全都由她母亲说了算。
照表妹的话说就是:“在我妈眼里,大概我一直都是个三岁半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因为妈妈很强势,这么些年爸爸和孩子在家中都是顺从,所以直到现在表妹有了孩子,这个姥姥又当起了外孙女的家,而这一切,表妹似乎认为很正常。
但这一切的起源,就是与她母亲的原生家庭脱不开关系。
现在看到身边很多家长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全部强加给了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对此是否有兴趣。这也是把自己的遗憾和渴望全部投射在了孩子身上。
那有些朋友要问了,到底有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呢?
其实,从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哪怕再优秀的父母,也做不到对孩子不产生任何伤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
所以,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父母或者你未来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父母,你都不必太过焦虑。试着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同时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因为每个孩子从出生的瞬间开始,就已经拥有了自我疗愈、自我成长的力量,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幼苗,不需要太过细心的呵护,只要给予充足的阳光、空气与养分,就可以蓬勃生长。
在原生家庭里受过的伤,会带给我们难以磨灭的痛苦,但如果我们能正视这种影响,并从中获得成长,那么就一定可以成为好父母。
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