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组图,是依据大数据制作出来的中国古人行迹图。
大概知道热爱旅游的中国古人,会去过很多地方,但真正连起来,还是很震撼。
李白
杜甫
苏轼
杨万里
文天祥
岑参
韩愈
正好这几天,有学弟学妹咨询我报什么大学的事儿。我一般都是说,如果有选择,可以试试报外地的大学,趁着人生最好的年华,多走走多看看。
当年我报大学的时候,是高晓松的一句话打开了思路,他说,我一直觉得要坐火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才叫上大学,而不是出了家门,就进校门,这样即便是清华也不好玩儿。
学妹们说,自己也想报远一点的学校,但是爸妈很担心,觉得外地不安全,也没人照顾,而且,在本地念书不是很好吗?尤其如果是北京上海的,就好像更有说服力。
这是普遍现象,说实话,我爸妈当年也这么说的。
我理解所有家长的担心,人出门在外,肯定不如在家里。有的家长更极端,旅游都不允许去,除非是家人一起。
可是我一直在想,总把孩子拴在自己身边圈养,这是他们没长大,还是你没长大?是给他们安全感,还是满足你自己的安全感?
外面当然危险,交通,住宿,吃饭,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发生意外。我那时候就跟我妈说,那古代人呢?你知道李白苏轼他们去过多少地方吗?古代人为什么不害怕?
那时候交通极度不便,随时随地都可能挂掉,一个分别就意味着今生难再见。我第一次看到长江,才知道原来长江是这么宽这么险的,就以前那种木船,是如何平安的护送苏家三父子出川的?还是诗人们单纯的命大?
古代人寿命也不长,你看地图上,基本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在赶路,从这一个地方,到那一个地方,天南海北,中原西域。他们才是用脚丈量了中国。
我们现在已经比他们好太多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可即便这样,竟然有一大部分人,连家乡都没出去过,还极力阻挠想出去的人。
也是很奇怪。
抓住任何机会去外面看看,别成天死守在自己的小环境里。
(图片均来自微博号:凤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