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的情感,因为男人有了妻子儿女就等于是向命运之神交换了人质,而一般人尽管热心于伟大的事业,但又不常常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就使人把爱情当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弥补了伟大事业所产生的幸福。妻子是青年人的恋人,中年人的朋友,老年人的伴侣,一个人只要想成家,就可以找到理由。
舞台上的爱情常常被世人口口相传,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的最多的也是爱情,爱情之所以如此有诱惑力,完全乃是孤单所致。耶和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耶和华便从亚当的身体里取出一块肋骨,造出了夏娃。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但是从来都没有人因噎废食而在爱情大门面前望而止步。爱情产生的美德是无私的奉献,不能理解这一点的人就无法明白爱情的真谛。正如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所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慕一个女子,常常是爱她现在的样子。爱情的来源甚广:血缘、朋友、同学、玩伴、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以至于我们很难知道爱情会在哪一刻来临。几乎所有的爱情都会经历高涨的激情阶段和平淡的生活阶段,而维持这种激情长久不变则需要两个人发展出共同的语言。爱情之花需要细心呵护,并常有源头活水浇灌,方能保持时艳时开。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加是不可能有两颗相同的心,无论这两颗心挨得有多近,爱情之花总归可能因千奇百怪的原因而枯萎。
爱情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克尔凯郭尔说:“结婚你会后悔,不结婚你会后悔;要么你结婚,要么你不结婚你,两者你都会后悔。”人类无可救赎的困在了柏拉图的洞穴里,即便是通向理念的大门存在,那也只能由个人孤独地去寻找。
上帝给人安排的爱情为什么常常不只是一段姻缘?他难道是要启发世人,爱情也是虚空?有人问神:“那人曾是我的妻子,我死后她便改嫁了他人,将来在天国相见,她是谁的妻子呢?”神哈哈大笑:“在天国里人不娶也不嫁。”很难否认,地上的爱情阻碍了伟大的事业,只要一个人明白人类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