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9月份写作总结
上半年情绪低迷,七八月份的时候想办法努力向外求,做出了一些改变,情绪有所环境,9月份又持续低迷,一方面因为写作阻碍,另一方面是母亲到来的压力。让我感觉到,向外求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向内求,看了阳明心学和道德经,道德经对我的影响更大,颠覆了思想中的一些观念,将一些混乱、琐碎的思想聚拢起来,变得系统,让我看世界的眼光更开阔了一些,心情也有所调整。这大概就是9月份能够一步步走出低迷状态的原因吧。
当我无法再无视这些问题的时候,只能去解决问题,随着母亲的心愿,去解决她心中最担心的事情。去年基本上,我从没想过xq这种事情,可她的担忧满溢,在家中无处不在,改变不了她,我只能改变自己,从她的角度思考问题,强迫自己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接触一些人,看到了社会的不同的风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一切顺其自然吧。
2024年11月2日 10月份写作总结
10月份参加了7日 写作活动和读写营活动,这两个读书和写作活动让我的心胸更开阔,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比较多,整个人状态好了不少。另外,这个月虽然也在写长篇小说,但感觉看到了小说的结局,曙光即将来临,心情好一些吧。
整体上今年,虽然只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但耗费的时间更长,质量有所提升,短篇小说也是如此,虽然输出量没那么大,但质量有所提升,也许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吧。以前在写作上,基本上在用量来推动自己对文字的应用和理解能力,现在是希望自己能够多修改几遍,将AI好好利用起来,写出几篇不错的小说。
从2024年这一年的写作总结来看,总体上在孩子放寒暑假的2月份和7月份的生活和平常有所不同,因为需要照顾孩子,日更量比较少,与此同时,这也,等于给自己一个休假的机会,可以看书、更多接触社会、体验不同生活。
今年大半年的世界都在写长篇小说,写作过程中,因为写作阻碍、日子枯燥等原因,心情一直不太好,最后通过锻炼和学习传统文化走出来,从道德经和心学找出一些能够让自己走出低迷心境的智慧。
总体上,2024年的生活过于单调,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生活相对比较封闭,心态也比较低迷。为了调整心态,先是向外求,后来向内求,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得到了缓解,参加一些写作活动,心胸开阔,等长篇小说写完,卸掉了思想负担,心态才恢复。得到了经验教训是,生活的各方面还要有所协调,不能只有写作,还要读书,欣赏一些画作和音乐,不要过于单调。
这一年虽然过得比较纠结,但走出纠结之后,心态更加坦然一些。
在生活方面,接受了父母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便顺应心意去解决问题,排除一些答案,渐渐明白自己的答案。选择一个人,并不是选择一个人本身,还是选择他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若不愿意和他相处很久,就别再继续。
在工作方面,写作这件事情肯定要坚持一辈子,但仍然需要面对现实,如果遇到了一些时机需要返回到工作中去,也可以把工作当做一种体验,只要自己的心态不纠结,明白写作是第一要务,工作往后排就行,没必要陷入两难的境地,也没必要为难自己。
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一种体验,除了心心念念之事,其他都不必太在意,都可以坦然接受,这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修炼到的心态。不过,处在人多的场合,还是有很多情绪波动。若是一般人,那我可以敷衍那些肤浅的关系,但遇到亲戚聚会的场合,因为关系更亲近,反而更拘束,更难受。
因为没处于工作赚钱的状态,所以他们不自觉地担心我的现在和未来,总觉得我没有跟随社会惯性,和大家一样工作,很快就被社会淘汰。我自己倒是觉得若是像以前一样跟随社会惯性,这辈子就真的玩完了,而且,我完全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可我现在真的不愿意去解释,就算是解释过,过一段时间他们又会周期性地将问题抛给我。
以己度人,我很多时候看到外人的问题,便不自觉地产生干预的心态,用劝诫的语气说话。也许他们也是这样的心态,总觉得自己能度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都是自己不了解的,除非必要,根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改变别人。
12月7日 11月份写作总结
11月份的生活一分为二,20日之前的生活方式就是每天写长篇小说,大概三四千字,花费三四个小时,20日之后长篇小说写完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了看书写读后感的日子,每天大概写作一个多小时,完成2000字以内的日更,看了不少书,学了一些课程,改变了一些认知,这种生活更轻松,刚开始还挺不适应,后来越来越习惯。
写作是对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读书和写读后感是对其他人思想样貌的理解和融入,这两种生活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所以,今后的生活中,小说要写,书也要读,这样的生活应该不会太单调。
这是11月份给我的第一个启示,另一个启示来源于读书。
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经常出现一种情况,一个概念引出另外一个概念,一本书引出另一本书,一个学科引出另一个学科。所以,经常遇到跨领域的知识学习,这种情况能拓宽眼界,看清楚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这种对未知的探寻对我来说是最令我兴奋的事情,也是我最开心的事,可以看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和问题,改变自己的认知。
12月份写作总结
整体上12月份在简书日更4万字,看了不少书,学了一些课程。书籍中,一方面是小说写作的书,另外一方面就是国内外小说;在课程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生态学,另一方面是交响乐鉴赏课程。总体上感觉这个月挺充实,接触内容挺丰富,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个学科之间有相通性,了解一个新的学科的面貌蛮有意思,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但这个月基本上没写短篇小说,状态有点太放松。
对我来说,每次自我评论回看文章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错别字,以后还是应该用一下人工智能工具,每一次在发布之前查找错别字。另外,人工智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到很多资料,分析很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拥有了、消化了这些知识,因为知和行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另外,这段时间看的那些名著小说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一些相通之处,我不一定能仿写,现在都说人工智能可以仿写小说,但我看不出来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除了赚钱,并不能提高自己半分,对自己的心智和精神带来很大提升。
我所追求的并不是赚钱,而是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虽然自己写的小说很烂,但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提升更多。就像爱因斯坦小板凳一样,老师嘲笑他的小板凳丑,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来比它更丑的小板凳。但他又拿出来两个更丑的小板凳。这几个小板凳虽然没有最丑,只有更丑,但它是他自己做的,每做一次,他总会有新的感悟,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人工智能做的小板凳就算再漂亮也不是你亲手做的,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缺少的不仅是一个概念性思考,还是一个做出来的系统工程。
我们当然要学会把人工智能当工具,将自己训练成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人,但人脑比人工智能更高级,更需要训练,我们不能因为人工智能很方便、很智能,就过于依赖她们,反而让自己的智能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