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爬过的第一座山,是凤凰山,因为外婆家就坐落在凤凰山下。从小到大,爬过最多的一座山,也是凤凰山。农历三月二十二,是凤凰山的庙会,爬凤凰山是必做的项目之一。而小时候逛庙会,几乎是唯一的大型娱乐。
凤凰山上有座庙,叫永庆寺。小时候记得庙宇特别小,偶尔也会跟着外婆,妈妈她们去拜菩萨。佛像庄严,不敢造次。这座小小的庙在我的印象里并不深。
转眼三十多年一晃而过,因缘际会,结识了永庆寺的方丈秋林师父。再次走进永庆寺,发现原来那小小的庙宇在智慧的师父们和各方功德主的建设下,今非昔比了。有幸随觉悟比丘尼师父听秋林师父详细讲解了这三十年的变迁,唯有敬畏二字在心间。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来自于八方信众助缘。可想而知,这三十年来,师父们的发心和坚持是如何的纯粹和坚定。师父们的整个青春都献给了这座寺庙。
因着世事变迁,经历了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难,所以师父们都无比智慧和超然。每一件事,每一句话,经过师父们的嘴巴,再布施给大家。以前以为学佛只有烧香拜菩萨,也只当是师父们佛经读得多的缘故,这自然是一方面。更多的,我想是来源于生活和岁月的洗礼。
每一个虔诚的叩拜,是对于生命的臣服,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年岁渐长,也愿意承认自己的贪,嗔,痴,也深知,在世上行走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在修行。
行走在永庆寺里头,自己也成了一景。
我的手机根本拍不出庙宇百分之一的灵,静和美来。
所以呢,也就时不时地想起要去那里转转。
寺里还供养了八只孔雀,人畜和谐相处,美不胜收。
寺里的孔雀也是灵性十足,很乐意展开美丽的羽毛供大家观赏。
智慧如秋林师父,还在寺里辟出一个喝茶的场所来。更妙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开出一方天井,不但视线开阔,光线充足,更添了不少禅意。
忍辱,智慧,禅定……
禅茶一味,茶如人生。
茶室对外开放,不过很多朋友并不知晓。
很多朋友看过之后非常向往,来过之后超级喜欢。
有心想去的朋友,可自行前往,也可让静飞领你去一睹真容。
请茶,喝茶,怡养自己的同时也在做功德,遇到师父空闲时,还能听师父布道。这份附加值,别处是没有的。
茶室内或大或小的装饰,都在无声的传递佛法,安坐下来,内心清朗,平和喜悦。
若是遇上客人较多,可由茶艺师现场指导如何操作,自己动手,更有一番主人翁的亲切和暖意。生分和拘谨,在师父这里是不存在的。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心想好事,口说好话。如此,烦恼会少很多。
浮躁的环境下,为自己觅一处心静之地想来是不少朋友的愿望。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佛与禅,还有生活,本就一体。
仓央嘉措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金刚经》偈诵: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期许有缘的你我相逢在这间茶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