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这张图教会我们如何去识别什么是爱好什么是职业?这个很重要
忘记是去年还是前年去西溪园区开会,在厕所蹲坑上看见了几个字叫做热爱你的热爱,就突然很有感触,今天的我们做的这份岗位是因为我喜欢做,还是我不得不去做。
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份职业,既是我的热爱又能够实现你所想要产生的价值,并且又是你所擅长的事情。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呢?一份工作即是我喜欢的,又是我擅长的,同时又能为我带来价值,无论这个价值是金钱,或者是说满足我内心被认可的价值。
我相信很多同学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平衡这两者呢?
首先我们要认清两者的区别
1. 爱好是为了自娱,职业是为了交换
一个是只要“爱”就好,一个是要一辈子效“忠”才好。
职业和爱好的核心区别并不是能否赚钱,而是到底服务于谁,古典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
毕加索和梵高都是近代著名画家,名声和艺术成就也都很大,但是收入差得实在太远。梵高这一辈子正式卖出去的画只有一幅,价值3法郎;毕加索则是艺术家财富排行前三的人,是活着时作品就进入卢浮宫的第一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爱画画,而且都为自己而画,视艺术为最高追求。
但是毕加索有一点做得比梵高高明——他更懂得照顾大众的需求。他知道大众很少真的懂画,他们只需要故事。毕加索会提前召开记者会,会抽着雪茄讲述其中几幅画背后的香艳故事,会创造几个谁也不懂的名词,会邀请巴黎名流讲述看画的感受……
可以说,毕加索有一个画画的爱好,还有一个操纵大众审美和舆论的职业。
什么样的爱好才有机会成为职业?
你要能尝试把“消费型爱好”变成“生产型爱好"
比如:有人说我喜欢看电影、逛街、旅游——这其实是消费型爱好,是享乐。消费型爱好很舒服,但无法持续。只有生产型的爱好才有机会变成职业,因为他们有价值产出——比如追剧是消费型的,而写剧评就是生产型的。
2. 竞争水平的高低之分
职业和爱好的第二个区别,就是专业水平的高低。
以唱歌为例,爱好者能唱好一两首歌已经是惊艳,职业人士要练熟每一首歌,一直唱到挑不出毛病为止。
爱好者可以尽兴而归,做做停停。职业选手必须一直不间断地努力。
所以如果你的爱好或者擅长没有到可以在专业人事中有竞争力,那么也不好轻易放弃现在的职业。
3.爱好和职业重叠的最高境界
虽然有这么多不同,但是爱好和职业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两全的。
一种路径是年轻的时候拼命做职业,财富自由后完全不为钱工作,专心发展爱好。
一位资深程序员,经历了两个公司的上市以后,43岁那年兑现所有期权,在菲律宾开了一家潜水店。自己每天面对碧海蓝天,专业玩儿起了潜水。
另一种路径则是不求速成。一开始就有耐心打磨一个生产型爱好,慢慢的,这个爱好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值钱,并且仅靠爱好,你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这种一开始就从生产型爱好出发的人,既是悦己,也是利人。于是,最终成为顶尖高手的几率也更大。
这两条路径,前者像营销型公司,也就是说,一开始关注流量,等做得好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抽身出来投入到喜欢的产品上。后者则像产品型的公司,一开始就认定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产品,然后一直把这个产品做到全世界人都爱。
所以,检验你的爱好是不是要发展成职业?至少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是消费型爱好还是生产型爱好?
2.参与到专业领域的竞争中,胜算的把握有多大?
3.这个爱好能养活自己吗?
如果这三个答案都不明确,那就多接触多学习,等待答案慢慢浮现——而你并无任何损失。也许你现在用你的职业创造的价值培养自己的爱好,也不失为调剂生活,愉悦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