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沛花仙子
在哪里过年,这是春节前好多人关注和纠结的问题。
春节,是我们华人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标志着一年真正结束,新的一年真正开始。政府部门也特别安排七天长假。让老百姓彻底放松放松,让在异乡打拼的游子们,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为了能够买到回家的车票,外地的人员可以提前请假回家。帮助父母置办年货,洗洗涮涮,打扫卫生,购置年货,准备过年。
无论身在何处,这几天,大多数人们都要回家过年的。
这个家,大多数人们都认为,是有父母亲在的故乡。
父母在,不远游。
儿女的脚步迈出去有多远,官做的多大,钱挣得再多,只要父母健在,回家的心永远都在。
如果年岁渐长,父母都已离世,家里有兄弟姐妹们,春节回去,就是客人了。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家就成了美好的记忆,就好像故乡一样,只是心底的一抹乡愁。是一个心灵可以随时回去的地方,是一个生根发芽的地方,是一个记忆里沉淀成长轨迹的地方。
这时候,家,成了一个符号。
这一时期,繁忙的春运成了我国春节前后的一大特色。
春节前,回家的车票、机票,一票难求。节后,返程的车票、机票一票难求。
在身处异乡的人们,每到春节前几天,见面都会互相问候,什么时候回家过年?票买好了吗?打算什么时候回来?返程票预定了吗?
在异乡落地生根的人们,春节前好多天就在纠结一个问题:今年的春节在哪里过?
年轻的单身男女,在外打拼了一年,过年了如果不回家,父母亲会很失望很伤心,自己也是形单影只,孤孤单单,好不凄凉。回家吧,又会被父母的关心疼爱、唠叨逼婚包围。同学聚会,发小结婚,邻居小酌,家庭大餐…每天忙碌中幸福着,有点烦有点疲于应付。
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就会纠结在谁的老家过年。也就是在丈夫的父母家,还是在妻子的父母家。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这种纠结少一些,如果是独生子女,就是问题了。
和睦的年轻夫妇就会商量着办,譬如,今年在丈夫的父母家过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三再去妻子的父母家。明年去妻子的父母家过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三去丈夫的父母家。一家老少皆大欢喜。
也有比较自我的夫妻,过年你回你父母家,我回我父母家,至于孩子,左右为难,不知该跟谁走。这种状况,总是让人感觉疏离,不是一个圆满的节日。天长日久,估计夫妻感情都会出现裂痕。
也有老家在农村的夫妻,为了在自己家过年还是去丈夫父母家过年争执不休,矛盾重重。感觉回父母家过年成了形式,心不甘情不愿的。大过年的小家不欢而散,大家也难得真心实意的欢愉。
人到中年的夫妻,经过了岁月的磨砺,处理这类问题早就轻车熟路了。可以在自己家过完年三十,初二三再去双方的父母家转转,陪着父母过上几天。也可以去丈夫的父母家过年三十,初二三再去妻子的父母家。
无论在哪里过年,走亲访友都是必不可少的。到哪里都是大小聚会,吃吃喝喝。一天到晚,比上班还累。
现在,一部分人的观念改变了,他们选择换一种方式过大年。
平日里繁忙的工作、生活,让人们难得有空闲出门旅游。观念一变天地宽,春节成了最合适的、举家出游的好时期。
家在北方的人们,选一个温暖的地方。把操劳一生的父母亲,从繁忙的家务活中解放出来。带上父母,举家去旅游。游名山大川,赏秀美江河,一家人其乐融融。
还有些人们,是我最佩服的人。拿出半生积蓄,为父母在景色秀丽的地方,购一处房产,为父母颐养天年。
每到冬季来临,就把父母亲送过去,在鸟语花香的地方,享受纯净的空气和水质,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春节前几天,孩子们就会一起来到父母身边,相聚过大年。
心安之处,即是家。
无论在哪里过年,幸福就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所谓的过年,其实和平常的日子没有两样。不同的只是,人们赋予了日子不同的意义。基于这种意义,决定了人们的行动和感觉。
过年,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
心之所安,便是晴天。
这个年,你在哪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