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然而,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资源、天赋、机会却不尽相同。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12个美国社会中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从而确认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标识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展示了阶级间的不平等已经渗入组成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孩子童年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形成了两种迥异的文化教养逻辑。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家庭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相比之下,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父母则更趋向于采取成就自然成长。
协作培养模式下的家庭,建立起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平等的家庭地位,模糊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界限,孩子在学校的基本课业教育之外拥有着丰富甚至“繁重”的社会组织活动,基本所有的闲暇时光都被安排了不同了的任务。家长和孩子常常奔波于忙碌的日程,而无暇享受更多的独处时光。 但他们看起来却(至少是在潜能上)获得了在(教育及其他)机构中重要的优势。从协作培养的经历中,他们学到了各种对将来进人工薪世界可能会大有好处的宝贵技能。
在成就自然成长的逻辑中,孩子们体验到长时间的闲暇时光、自发的嬉戏、大人与孩子之间分明的界限、每天与亲戚之间的交往尽管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却常常拥有更“像孩子”(该拥有)的生活,没有大人的干预,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对自己长长的闲暇时光也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但也缺失了在组织活动中锻炼自己语言沟通、能力拓展、兴趣培养等等的机会。
不同社会地位家庭的孩子成年后,在两种培养模式下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基本都完成了高中学业并成功申请大学。他们看起来年轻又快乐,对世界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方式感到兴奋。他们有旅行的梦想,也有对许多不同道路的期望。
相比之下,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大多都没有成功申请到大学,甚至没有完成高中学业。他们普遍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全职工作,并承受着诸如养育孩子、购买食物、每月还车贷等各种紧迫的责任,与那些只在暑期工作的中产阶级孩子迥然不同。尽管如此,辍学的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也还是乐观的,他们仍然怀有希望和梦想,他们都曾以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方式与生活进行过抗争。
全书的观点基本都是建立在作者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虽然观察记录的数据、样本量和时间长度有限,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呈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形态,因此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