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恰逢生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早已经没有过生日的那种期盼。而立之年,想想自己的人生过得如此失败,难免黯然神伤。
这两天,是北京入冬以来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不想出门,于是待在酒店。不想开灯,不开窗户,不看电视,不想说话,独自坐在暗淡的,安静的房间里,默默地想事情。如老僧入定,一坐,一想,几乎就是一整天。
从早到晚,手机上收到各大银行客服、各种商家发来的生日祝福短信。与此同时,QQ、微博、微信也陆续收到一些朋友的祝福。在这寒冷的冬天里,真心感激那些还记得我生日的朋友。此时此刻,一句简单的祝福和问候,胜过千言万语,虽然没有人陪在身边,但是心里也暖暖的。
和我一起驻京工作的同事,谁也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会刻意去和别人说,因为只不过萍水相逢而已。中午在餐厅吃饭,忽然有人说起今天是冬至,按北方的习俗,必须得吃饺子。但是说那话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吃个半饱了,于是有人提议晚饭一起出去吃饺子。我不愿参加这样的聚会,人多,往往意见就多,众口难调,众意难统一。我就喜欢独来独往,自由自在的。可是,我正打算找理由推辞的时候,带队的领导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晚上一起出去吃饺子,这是集体活动,谁都不能缺席,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将要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晚上临出门时,他们又改变主意,想去吃涮羊肉。按我们家乡的习俗,冬至确实适合吃羊肉。本来想着羊肉馆里可能会有饺子,到时点一盘就行。后来,去了一家清真羊肉馆吃涮羊肉,人家没有饺子,也不允许自带。所以,今年冬至,终究没有吃成饺子。
在火锅店饭桌上,他们都喝酒了,我却不能喝。因为必须留一个人备勤,我又负责开车,所以最好滴酒不沾。同行的一位领导却说:“喝一杯啤酒,没事,又不会醉。”说着硬是倒了一杯啤酒给我。之后,众人喝酒吃肉,谈天说地,席间觥筹交错,你敬我劝,酒至酣处,杯盘狼藉。
在别人聊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却始终沉默不语,仿佛他们所说的那些话题,我都不感兴趣,也插不上话。偶尔别人问我一句,我也回答一句。别人敬我酒时,我也回敬一遍,一杯啤酒,居然喝了近两个小时才喝完。一顿饭毕,别人都酒足饭饱十分尽兴,我却感觉食欲不振,索然无味。
想不到,曾经能说会道的我,现在居然变得沉默寡言。这并不是故作深沉,而是真的感觉无话可说。曾几何时,已经习惯了把所有心事都藏在心里,不会轻易向别人诉说。
今天,是我的生日,三十岁生日。我一直没有跟身边的任何人说。不说,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出门在外,纯粹没有过生日的想法,我只想简单一点,就把这一天当做一年之中一个寻常的日子来过。
然而,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想法,如泡沫一样悠悠泛起,如结了痂的伤疤突然不小心被撕裂,防不胜防。
这一天,想起了许多事、许多人,往事如烟,故人如故。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那该多好。如果那时没有遇见,人生就不会有转折,或者说,后来的故事就会改写。世事难料,因果循环,竟是如此残酷,总是令人怅然、无助。
时光荏苒,我已不再年轻,昔日的翩翩少年,如今早生华发,面容沧桑。曾经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对未来总是满怀憧憬。此刻,心如止水,再难泛起涟漪。
我不信命,却不得不承认,命若天定,谁能改变呢?记得林清玄曾经这样写过:“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开花,默默的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的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
其实,很早就看过这一段话,出自《法圆师妹》这篇小说。那时,只知道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悲剧,还似懂非懂的把那段话复制粘贴在QQ空间里。如今想来,那时候真的没有理解这段话的含义,也没有发现小说中表达的一些深层次的耐人寻味的东西。
年少时,总会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所以,一路走来,难免瞻前顾后,跌跌撞撞。这几年,经历的变故太多,转折也太多。有时候,深感走错一步路,注定以后步步为营。有时候,明知是错,却没有勇气再回头。或者,已经来不及重新来过。还有时候,错已铸成,注定只能抱憾终生。
今晚,继续独自待在房间,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用手机上写下这篇日志。之前,在超市买了两罐啤酒,我把它们摆在外面的窗台上冻着。房间里被暖气吹得温暖如夏,窗外的气温却是零度,日志写完,啤酒也冻凉。
虽然,没有蛋糕,没有蜡烛,也没有人陪在身边。但是,我想一个人静静地喝点啤酒,吃碗泡面,再跟自己说一声: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