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与青椒一起走过了9个月,似乎青椒计划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因为它的存在让我感到踏实,对未来充满了希望。9个月的时间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看着自己每天努力一点点就进步一点点,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微小的转变,心里满是惊喜。
2018年通过校园招聘考到我们本县的移民乡镇,虽然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几年,但对沙河这个回族移民乡还是不曾了解。初为人师的我,又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有很多担心和恐惧。2019年8月25日,是我来沙河乡中心小学的第三天,又接到班主任的任命,我很担心和紧张,在我不长的教学生涯中,从来没有担任过班主任,所以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不单单涉及到班级管理,更涉及到与家长的沟通。
2019年8月26日,学生来报道,我见到了我们班的孩子们,可能是对于我这个新老师的陌生,学生们很乖巧的坐在座位上。但在逐渐的相处和了解中,我逐渐发现我们班的问题,我们班共有32名学生,但班级凝聚力差,班委不明确自己的职责。学生总是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学生没有主动性,班委没有领导力,老师不进教室,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在最初一个月以来的班级考核中总是滞后。
2019年9月学校主任通知我们新来的几位老师加去青椒学习群,说实话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对我而言是一种“负担”因为刚刚接任班主任,总感觉力不存心,住宿制学校学生的衣食住行都和我息息相关。但是几周下来,班级考核滞后,学生习惯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搞得我心力交瘁。一次机缘巧合,一起新来的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杜娥老师说:“你听青椒了吗?内容挺好的,老师讲的很实用”。就是这样我去认真听了那一周的课程,是余雅风老师的《教师法律应知应会》,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学校记忆中最为清晰的疼痛是课堂上打手心的疼痛。每次检查作业时心惊胆战,戒尺打在手心更是痛,但无疑这种方式却也最为有效,学生害怕老师的戒尺才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现在的学学校里仍然有很多老师会用体罚的方式达到管教学生的目的。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该如何去界定体罚和惩罚?在我看来惩罚是教导学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但是惩罚却很容易变成体罚。我们教师如何去使用这种方式,慎重的选择惩罚,避免惩罚变成老师宣泄怒火和不满的渠道。作为一名教室,我更愿意用奖励的方式来使我的孩子爱上学习,但是难免会有生气的时候。有时候面对后进生屡教不改的时候也很难控制情绪,但是我始终相信,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他们会因此喜欢老师,喜欢这门课,喜欢和你聊天,他们也更容易走进你的内心,这样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开始改变我对待学生的方式,从“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到每次“心平气和”的询问,每周表现好的孩子会在班级表扬并给予小奖励,逐渐发现孩子们也越来越在意班级的荣誉,会因为没有得流动红旗而懊恼。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像是辛苦播种,用心浇灌的花儿终于开放了。
在专业课第七讲许爱华老师讲解了《班主任的那些事》,让我这位“新晋班主任”学到了如何与孩子相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对于学生发展应该立足于长远。可能在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里都有所谓的“刺头”。我接到这个班的时候,哪个老师都或多或少说了我们班“阿旦”的“光荣事迹”。这位阿旦,不用多说 ,成绩糟糕得一塌糊涂,还爱犯事,带班以来,总是有各个老师来向我反映,都会时不时向我说起他的一些不良习惯――只因为我是班主任。我内心的折磨,是毋庸置疑的。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也在想他爸妈给他起名字的时候也太随意了吧,每次查卫生,值周老师都不用下来检查,闭着眼睛都可以叫出阿旦的名号,现在正是冬天最为寒冷的时候,阿旦光着膀子穿着棉衣,很是让我感到心疼,周末我就向亲戚家的同龄孩子将不穿的衣物清洗干净,带来给他穿,怕他会觉得不好意思,特意在课后单独给他,难得看他露出害羞腼腆的笑容,有时也会在他有细微进步时偷偷往他手里塞几块糖。慢慢的,阿旦会特别主动的帮我忙,帮我拿书,帮我发本子,帮同学做卫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阿旦从以前三十多分,在期末考试终于突破60大关,让我们班的及格率达到100%。
还记得阿旦在我的《漫画老师》中写到:“我作业写了的时候,李老师对我就很好,像一位大姐姐;而我作业没有写,李老师就像炸弹一样,随时会爆炸。”这可爱的孩子!虽然,在他的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错别字满篇,个别语句不通顺。我都一一进行了一些修改。但是,我竟从文字中感觉到了几分可爱与温暖!
可爱和温暖还在继续——阿旦加了我的微信,他在微信中发语音和我说:“李老师,放假了,你来我家家访吧。”我说:“我找不到你家怎么办?”他说“周五你跟上我走,我带你回家”听着他声音,我感到了很温暖,很可爱,很有趣,很感动!原来,一朵花的开放,需要耐心,需要等待,需要“不怒”。
第八讲王新波老师《了解儿童有效教学》中,王新波博士从心理学介绍了儿童成长阶段的不同认知,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一样探索外界的方式,也需要我们老师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发现孩子的独特性,了解儿童进而有效教学。我的孩子们目前都是11岁左右五年级的娃娃,在小学已经是高年级阶段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比较习惯了有组织的校园生活。这个阶段的孩子个性开始明显,他们开始渴望得到大人的关注,希望能得到大人的尊重,不希望我们再把他们当做小孩子,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没有耐下性子来倾听他们,以至于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没有理解和尊重他们,而故意和老师,家长作对,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尊重。他们对于自己的想法也有了主见,不像低年级的学生,认为老师说的都对,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有时候会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也是很多孩子产生厌学的阶段,开始讨厌写作业,讨厌学习,讨厌父母和老师的说教。根据他们的这一特征的平常的,我平常我就会更加尊重他们的想法。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内心,更加的关注每一个孩子。只有让孩子们信任我,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专业课十一讲谢静老师《聊聊板书那些事》对于我这个美术专业毕业的语文老师来说画画不是难事,而且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生动有趣的板书,平常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孩子们会跟着去记录笔记,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偷懒,在听了课以后,正好我要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
专业课第十二讲《小乡村,大作为》张艳平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教师职业十年规划,我不是一个善于规划得人,大学时候老师也要求我们做过毕业规划,相比之前的身为学生的规划空洞、不切实际。那这次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我们就更应该给自己定一个三年规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或者晋升规划,然后一步一步的把规划变成现实。人生从来都没有偶然,好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我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爆红的运气,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点。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我现在是一名教师,脚下的路就是当好一位好老师,一位骨干教师,一位名师。这是一位好教师的职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需要我们科学规划好实现的时间节点和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走稳每一年,向着梦想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美好的人生。
通过青椒计划,学习到的太多了,而且自从有了第一次优秀作业以后。我就像上了瘾一样,每节课都认真听,每次打卡作业都认真完成,期待助教老师为我打分。我们学习有四位老师一起参加青椒课程,在听课后看到了优秀学员名单有我以后,大家也都纷纷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空余时间一起探讨课程内容,教学中的好方法的运用。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朋友,我还在cctalk平台中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外省朋友,接触了大江南北的教师伙伴。比如在进入优秀学员群后,我在做自我介绍时,和我大学校友的小学妹加了我的微信,我们一起探讨了cctalk授课老师所讲的内容,一起分享工作中的经验,甚至在一些时候,互吐自己的心事,给予对方一些应对建议。同时,青椒计划也像一根线,系紧了我们瓜州几百名青椒的关系,我们在这个活动中增进了认识,共同学习了知识。
在青椒的鼓舞下,帮助下,我的教学之旅也慢慢的步入了正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成长着,进步着,从不会备课,到教案设计精准,从课堂杂乱到现在的有序,我觉得大部分都归功于青椒计划,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奋斗拼搏,我深深的明白,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就被赋予了期望,就挑起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而我的人生就是属于我的学生们,需要我用心的去演绎。
感谢青椒,让我从一个迷茫的新教师,变成了一个有底气的教师!感谢青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进步的平台!感谢青椒,让我再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然每天的进步不大,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大的成功,正所谓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接下来,我在青椒的陪伴下,我的教学生活会更加精彩,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会在青椒的帮助下,吸收,实践,运用,助力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