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一个大型集团做项目咨询,计划上马一个新项目,希望能打造成集团闪亮的明星项目。该集团成立几十年了,国际顶尖投资机构领投,是市里的明星企业,说起来应该运营状况不错,知名度响当当。
可是奇怪的是,我在网上搜索该集团的信息,收获寥寥,运营状况不敌竞争对手。和行业里的朋友谈起,外人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个集团留在人心里的印象。
这是个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企业中极其普遍的现象。业务遍地开花,业务内容行业跨度大,主营业务不明确,核心优势不凸显,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本应沉淀下来的品牌优质资产却被无谓分散,默默无闻,实在令人叹息。
这位CEO和我说,他们在这个项目推进中碰到一个最大的困难:优势太多、积累雄厚,好项目好资源满手一大把,反而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理不出头绪,抓不到重点,一再失焦跑偏。觉得这个生意也能做,那个机会也要抓住,处处发力结果一无所成。
这种处处出拳却打不到一个靶心“战略失焦”的无力感,客户说的很坦诚。好像处处是商机但是处处都是坑,资源多、机会多、能人多,但是极度分散且无力把握。
繁杂的资源和机会如果不能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进行整合和取舍,再多的资源也不过浪费了时间去东抓西抓,没有耐心一个项目深挖到底,又哪来的明星呢?
行动派创始人琦琦曾在朋友圈里分享过一个观点,我十二万分的赞同:小到做一个杯子,大到做一个建筑,不要泛泛而谈,而是把微小的事情推动到足够深度。这种态度可以理解为“匠人精神”。
所谓的资源太多而抓不到重点,恰恰是现在商场上的浮躁心理的一种反射。往外看一看,好像每个窗口都有一丝缝隙,处处都是机会,速成的例子又太多,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或者集中精力去对一个看似单一的项目进行深度的思考、挖掘和经营。因为这种深度经营,无疑是艰难且孤独的。而获得浅表的资源和信息,包装一个只存在自己头脑里的“新颖的商业模式”似乎可以谋取一时的利益,诱惑太大。
久而久之,CEO们忙着抓机会、注册各种名目的公司,撰写让人眼花缭乱的商业计划……精力资源极度分散。在创业的前几年如此摸索、走弯路,以在过程中获得认知为目标,不可否认有其价值。可一个集团在几十年之后仍没有找到自己的路,状况就非儿戏了。
“战略聚焦”说起来容易,不论是对大型企业管理者还是对创业者而言,要做到“不贪婪”,进行冷静的分辨和取舍却是很艰难的事情。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存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有时候偏离主业的业务因为生存的原因也不得不考虑,谈“初心”要以生存为基础。但在度过生存的艰难期后,创业者要考虑集中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围绕核心业务、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并且通过打造品牌形象来强化这种竞争优势,以更好的增加抗风险能力。
对大型集团而言,有的业务板块已铺开多年,说不赚钱吧,似乎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存在组织、经营上的诸多疑难杂症。而且随着集团业务越做越大,看起来可以延伸的业务领域和资源机会似乎会变得更多,要从里面理出头绪来,需要相当冷静的判断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和趋势把握。
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无非就是那几个:我到底是谁?我想要成为谁?我能为用户带来什么?几个问题看似简单,要从集团几十年来的品牌历史和品牌资产里面抽丝剥茧,重新整理整合却并非易事但绝对值得。
品牌诊断不是仅仅是针对品牌形象塑造而言,品牌作为一个企业最大价值的无形资产,一个品牌的形成和淬炼,来自于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机构。对它进行诊断、深挖、提炼、再造,其方向直指企业的根基: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企业宗旨是什么?这二者就是“企业文化”。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曾说“在企业文化面前,战略不值一提。”
这将帮助企业的高层坐下来,重新思考我们的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究竟是我们天天喊的那句口号,还是我们在行动和思考中体现出来、深藏在我们心底的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想法会阻拦我们成长壮大、有悖于用户真正的需求,还是帮助我们向方向坚定不移的前行?
品牌宣传的理念和创始人及高管们实际体现的理念出现了较大偏差,市场将无法辨认及认可,品牌形象自相矛盾。消费者不光是会听你说了什么,他们内心深处更看你做了什么。没有企业文化的品牌将成为无源之水,不会鲜活更无法延续和传承。好的品牌一定是“知行合一”的。
针对这个领导所痛苦的“资源太多”的明星项目,是抵御诱惑、去芜存真的过程。依托几十年的深厚积累,修剪旁枝细节,确保主干成长,强化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围绕核心业务来梳理整个产业结构,仍可以再次崛起成行业强势品牌。
品牌溢价的提升将会反过来推动业务并扩大利润空间,形成良性循环。品牌建立,越早有这个意识越好,但永远不晚。
仅有围绕核心价值所组织和整合的资源才叫做资源,其他的不过是无用碎片化的信息,抓不住的“机会”不叫机会。集中所有的优势资源用以打造核心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品牌形象才会有生命力,这片土壤才是孕育一个真正的明星项目的良好土壤。
遍地开花但无力浇水,不如独树一帜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