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
在体系化的公司里研发做了近7年,在加班中熬出了黑眼圈和细纹,也时常感叹青春流逝,整天对着电脑做一些重复的工作,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每天两点一线,与外界割裂开来。当这种不安分的萌芽种下后就一点一点滋生、发芽、长大,觉得外面繁花似锦,我却被“稳定”的假象煮在温水里,曾一度惶惶不可终日。
去年年末,朋友转介了一个机会,从研发转身做运营,也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新的学习和投入。入职有一段时间了,尽管思维方式和实战经验跟大神们还是有差距,随着每天学习一点、进步一点,相信有一天,我也能在这个领域小有收获。
进入正题,前一段时间同公司的一个前辈给推荐了一套书,叫《MBA轻松读》,是一个系列丛书,顾彼思商学院出品的。总共分六本:逻辑思维、经营战略、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和金融学,定位为传统企业转型后互联网创业时代实战指南。
效仿秋叶大叔的“高效输入的7种模式”进行个性化适配,学习后进行汇总整理加上个人理解,输出文章。旨在鞭策自己和分享讨论。
虽然套书推荐先阅读逻辑思维,但由于之前由于工作需求,先阅读了市场营销这一本,就从这本开始学习整理。
第一章 MBA的市场营销能告诉我们的事
核心在于搞清楚市场营销的概念、目的以及发展历程。近代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定义了市场营销1.0、2.0和3.0,也就是市场营销发展的三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在每一个产业诞生、发展、成熟、衰落的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社会、市场意识的加强,每个产业在1.0、2.0、3.0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并且市场营销也是不断进化的。
1、思考市场营销的概念目的
书里介绍市场营销=“让他人购买的机制”=“创造出能产生有效且持续性销售和利润的状况”=“将劳动力、实践和资金等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效果的机制”。个人理解市场营销实际上是一个方法论,一种在企业设计、研发、上线以及运营期间随时都需要掌握、思考并进行决策的方法,而并不只是一种宣传的说辞或者活动策划,目的就在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利润。
2、市场营销发展史
市场营销1.0
简单粗暴来说就是“我新开拓了一个行业或者市场”和“没有竞争对手”。这也是每个企业家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蓝海。企业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产量和物流,即确定“能生产多少”和“在哪出售商品”。
市场营销2.0
2.0是1.0的升级版,就是某企业一家独大赚着钱以后,别人都想来分一杯羹,这时就产生了竞争。有竞争就必然有比较,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一众同类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找到对应的受众群体,从而针对这部分客户的喜好进行分析,确定自己的定位,继而制定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渠道甚至宣传的策略。2.0里介绍的一些方法就是为这个最终目的服务的。当然这个方法是通用的,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的效果与每个决策者的经验多少有直接关系。所以好的市场营销者能把握好中间度,达到收入产出比相对最高,这是一种学问,也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
商品投入市场前的分析提供了一些方法,后面会做具体介绍:
1、调查:3C分析(市场·顾客分析、内部环境分析、竞争分析)。
2、针对销售的策略:STP(S(segmentation细分)、T(targeting目标)、P(positioning定位))。
3、基本手法:4P(Marketing mix市场营销组合)。
市场营销3.0
简单理解,1.0是企业自己开发出一个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不存在竞争,自己制定标准,企业单方面进行宣传,解决用户的基本需求;2.0为多家企业进行竞争的场景,所以产品需要做得更精致,更优越。由于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群,所以必须有所取舍,进行精准营销,通过了解固定群体的需求制定解决方案,本质上还是企业向客户宣传,客户还是处于被动接纳的角色,但是用户增加了选择商品的权利;3.0即介入品牌认知和个人意识,从而发展到认知科学领域,还在摸索中。个人理解是由于当前互联网的发达,各种社区、多媒体上用户可与企业进行实时互动,从而企业可随时通过市场的反馈进行产品的迭代优化,这时用户才实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开发中来。
1.0主要是由供给方单方面宣传,2.0要将需求方的实际需求反馈回去,3.0则是由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创造出具有新价值的产品。
3、产品分析:价值大致可分为两种
产品的价值是什么?
1)解决问题型(客观):将不平稳的状态恢复正常状态 -→0
2)心灵满足感(主观):将正常状态进一步提升为高昂状态 0→+
4、分析顾客嗜好
“实事求是型”寻求短期内销售大量产品的手法→着眼于个人属性本身的营销方式(按年龄、性别等区分,就像传统的商场里一层一般是化妆品,二层年轻女装,三层中年女装, 四层男装,五层童装等以年龄、性别这类最基本属性进行客户群体区分)→注重于个人所归属的组织和团体等之间的关系型。笼统来说就是指“共享爱好与价值观的集团 ”(比如现在的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等)。
5、市场营销的调查与交流
市场营销是能创造出让任何人共享的情报的道具,学习市场营销也就是学习商业上的交流。
分析消费者的动向,将其数据活用于商品开发和物流管理中的手法是近代市场营销的代表性方式。后面有具体的进行调查与交流的方法。
第二章 学习基本理论①(市场营销1.0)
1.0的市场营销被定义为“商人从事生产活动或创造经济生产力时的正当手段”。以福特车举例,T型福特车刚刚面市时定位为马的替代品(当新产品推出市场时,一开始往往是作为代替品出售),一家独大没有竞争对手,所以福特当时的策略为尽可能的扩大生产量,因为“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将数量和物流放在首位,进行直线销售。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业还处于生产活动的阶段。
要点:
1、在替代品登场初期(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是不会顾及消费者喜好的,它的全部作用就只是作为替代品而已。比如汽车最初出现为马的替代品,洗衣机是洗衣板的替代品,智能手机是大哥大和相机的替代品等。
2、无论在任何时代,只要处于市场经济发展途中,都存在市场营销1.0的状况(可以理解为当今的蓝海)。只是存在时间长短而已(因为很快更有实力的企业或者其他山寨产品会相继面世)。
第三章 学习基本理论②(市场营销2.0)
理解市场营销2.0(STP)
从企业视角出发(如何使用有限的金钱和时间?用在哪里?):
分区(S):
S从语义上来说是“区分(Segmentation)”市场,在某个大型市场中可以依据地理条件、年龄性别、喜好、行动方式等因素,将有相同需求的人分为不同集团,从而将其定义为更加“精密的市场”来掌握。 简而言之,就是将有相同喜好的人分隔开来。
最常见的是以逻辑树方法进行分区。注意细分的程度。
目标(T):
在意识到巨大市场中的“细分化小市场”之后,以此为中心精简本公司商品,从而能得出更为有效的方法。这种集中针对细分化市场的行为就被称作目标(T)。
从顾客视角出发:
定位(P):
如果在确定了目标的分区内存在其他竞争企业的商品,那么在该分区内突出本公司产品特征就是所谓“定位”。定位一般是指决定“让顾客如何认识本公司商品”的行为。
针对定位的分析往往会采用两轴的定位图等。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实际的商业战场上,这三者的顺序是可以随意轮换的。换言之,就是S\T\P这三点中的任意一点都能作为市场营销的开端。
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如果作为防守方,需要实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是通过优化产品继续守卫自己的奶酪,还是探索开拓新市场,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需要慎重且经过充分调查分析的。而导致市场主导者没落的原因一般是以下4点:
其一是根本性的技术革新 。跟不上技术变化的主导型企业注定会没落。
其二是顾客需求的变化 。
其三是法规制度与关税这些客观因素的变化 。
最后则是与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工作价值等企业文化有关。
前面大体学习认识了市场营销1.0、2.0到3.0的发展以及对应概念,也针对2.0中最基本的策略制定方法STP有了了解,主要是涉及一些理论知识。下一章开始书里介绍了一些实用手法,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