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詹姆斯邦德,很多人的心中都会不约而同地涌起那个特工007的潇洒身影,他的确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荧屏记忆,而他在1967年拍摄的第五部系列电影《你只能活两次》更是因罗尔德·达尔的设计的精彩而曲折的剧本而熠熠生辉。但是,作为编剧的罗尔德·达尔,其本人却更因其童话作家的身份而为世人所熟知。
正如“童话”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那样:“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罗尔德·达尔所著的此书便成功地做到了其所阐述的,在艺术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上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2009年拍摄的动画电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便是对此书的致敬。
的确,他对世界儿童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创作的许多童话都有一种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的魔力,虽然他于1990年逝世,但他的故事仍风靡全球,就像这本书一样,童话的魅力便无形间浸透于灵魂之中,于读者而言,是享受,亦是纯粹。
书中故事主要讲述了狐狸一家为躲避三个“坏坏”的饲养场主的追杀而与他们斗智斗勇的经历,作为书中的大反派,三个饲养场主(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一群真正坏透的家伙,他们为了把狐狸一家赶尽杀绝而不择手段,一个少儿童话让百萧自己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紧张的情绪,可见他们三人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开始以风趣幽默的笔触描述三个饲养场主邋遢肮脏的外貌形象和油腻腥臭的饮食习惯,比如:
——(博吉斯)他胖得出奇,这是因为,他一日三餐要吃三只盖着厚厚一层水果布丁的水煮鸡。
——(邦斯)他是大腹便便的小矮个。他长得很矮,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游泳池里的浅水一端,他的下巴都会在水面以下······他把鹅肝捣成令人作呕的糊糊,然后把它们塞进炸面圈里。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狐狸先生,它为了养育它的孩子们而经常从三个饲养场主那里偷一点鸡和鹅,这显然是博吉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所以有一天晚上他们仨商量好埋伏在狐狸洞口追杀狐狸先生一家,而大意的狐狸先生便在第一次交锋中被打掉了一条尾巴。
但博吉斯他们仍不罢手,在比恩提出的建议下,三人开始铲挖狐狸洞,狐狸一家则利用自己的挖洞天赋向下挖来逃跑,双方开始了一场挖洞追逐赛,到最后博吉斯他们甚至用上了挖掘机,这第二次交锋则是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比恩又想出了一个狠毒的主意:守住洞口,饿死狐狸。
在第三次交锋中,狐狸一家困在下面的确饥饿到了极点,最后狐狸先生决定冒死一搏,竟然幸运地挖到了博吉斯他们的饲养舍,最后的结局便是博吉斯三人还在苦苦等候,而狐狸一家和其他在地下的动物用他们饲养舍的食物举办了巨大的宴会,其乐融融。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了,但百萧毕竟是一个“大孩子”了,在一些方面其实和大家有一样的疑问,就拿狐狸先生养自己孩子的方式而言,我们明白狐狸先生的行为客观上看其实也是偷盗行为,所以设身处地这么一想,怕是哪个饲养场主再善良都不会乐意它的存在,所以这本书是否有教唆孩子们偷东西的嫌疑呢?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反映的便是视角问题——即孩子视角与成人视角之间的冲突,当然,更深一层则涉及到对“生存之恶”的考量,在适者生存的自然律面前,善恶好坏的确因视角的不同而相异,就像有人会同情那些被狼吃掉的羊,但换个角度,亦会有人同情狼没有食物吃而饿死的遭遇,书中作者就借用了獾先生之口向狐狸先生表达了这个质疑,狐狸先生如是答:
——“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正在外边要杀死我们······可是我们并不是要坏到向他们那样的程度······我们只是想从这儿那儿拿点儿食物,以便让我们和我们全家活下去。”
在这里,我们亦看到了作者的用心,他试图给孩子们引导一种恩仇观,概括起来就是:
以直报怨,但不是以牙还牙。
所以狐狸先生对待想致它们一家于死地的饲养场主们并没有采取致命性地报复,而是选择去“偷”他们的饲养舍来举办宴会,这未尝不是宽容的表现,也许就像狐狸先生说的:
——“如果他们想那样残忍,那就随他们的便吧。我们在这下边可是宽容的和平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