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是啊,多想去看看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地方,多想去看看自己向往的地方。这一课的编排满足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想知道、想探求的心理,让学生体会到说自己想说的话,读自己想读的文章。因袭,从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入手,出示大量图片冲击孩子的视觉。从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出发,注重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读好课文,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复习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指名读。)小浪花们,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1、 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举例来说。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课件)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D、对比:①我想去看看。 ②我多想去看看! ③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三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体会反复的手法,语气情感加重。)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强化朗读,有感情流利的朗读。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 指导朗读】许多一年级的学生对北京的认识都是模糊的。所以要想让学生读好这篇课文。首先得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北京有了解,我出示了大量图片,为孩子们展示天安门、长城、故宫、天坛等名胜古迹,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塔、立交桥等现代建筑。强烈的画面冲击,激发了孩子们情感,再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学生有感而发,内心的情感积淀更为深厚,不需要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就能读得有滋有味,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孩子的心里。因此这一课学生朗读是比较成功的。
不过,在这堂课上我对识字方法的指导比较少,导致一节课下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生字没掌握牢固,课堂上缺少了让这部分学生多读多记并能够比较有效掌握所学知识的环节,以后这方面还得不断加强。
这是我最为喜欢的一篇课文,可能因为我是一个闲不住喜欢四处走走看看的人吧,哈哈。我总是会和孩子说说那些我去过的地方,遇见的人们,感动的事情,以及我的下一个目的地。而孩子们呢,也毫不吝啬的告诉了我他们的梦想,他们想要去到的城市,他们想要从事的工作,我们互相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彼此的秘密,一起长大,一起实现那些闪闪发光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