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有机会读了美国作家尼尔森著作的《正面管教》,一开始看就感觉很遗憾,如果早点看,对自己和孩子都会很受益。这本书出版25年了,让无数的父母和老师受益,让无数的家庭更加和谐和幸福。第一章还没有读完就迫不及待地写起了读书笔记。
R:
I:
三种父母
第一种:控制型父母。作者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
后果:因为做任何事都会招来羞辱和痛苦,而认定自己不该再努力。最悲哀的是,孩子们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能感到自己很能干的锻炼机会,而产生了“我不够好”的信念。这些孩子会将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行为上。想想自己小时候,你是否觉得更想要放弃努力或者掩盖错误,以免将来再受羞辱?或者你是否想舍弃自我,去讨好别人?基于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这种感觉和潜意识中的决定,孩子们不可能形成积极的人格。
怎么做?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技能。
第二种:骄纵型父母。因为忙于生计,或者不懂得让孩子对家庭有所贡献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父母们常常忽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后果:孩子就会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认为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惟一方法就是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有些孩子会认为“他们不照顾我就是不爱我”。
怎么做?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师可以精心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让他们去体验与其享受到的特权直接相关的责任。
第三种父母:正面管教的父母,和善而坚定的父母。
什么是和善?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
结论:当家长和老师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孩子们培养不出责任感;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娇纵时,孩子也培养不出责任感。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时,才能培养出来。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方法: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需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AI1:
很多年以前看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觉得无条件给孩子爱和自由,但不清楚娇纵和自由的界限。因而,有时候过于娇纵,包办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没有意识到,因而孩子的责任感没有太注重培养。另一方面,有时候过于控制孩子,没有留出该给的空间。尽管我自己以前觉得已经够民主,但有时候发起脾气来的确也没有做到尊重孩子。听说过父母也是要学习的。当时觉得认同但体会不深,现在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合格父母的必经之路。
AI2:
我想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如何和善而坚定的教育孩子。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学习,何况是为人父母这件事,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技能也要慢慢变化,这也许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唯一的原因。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曾经介绍过德国诗人包瑞斯的一首诗《黄金球》,说的是我们只能将这个爱心球不断的一代接一代的传递下去,只能够自上而下,而不能自下而上,因为父母的恩情你确实一辈子也报答不了,唯一能做的只是接球然后传球。这就是父母的使命,不辱使命。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