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最近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一些小小的事情,每天晚上下班后都给老妈打电话叽里呱啦说一堆,开心的说,不开心的也说。不论说什么,老妈都很耐心的听完。而我总喜欢在对话结束时问老妈:“我都这么大了,还时遇到屁大点儿事都跟您说,是不是很烦人啊。”
老妈此时总会回应我说:“你再怎么长大,都是孩子,在妈眼里,你永远都是孩子。”每每如此,聊天结束后,心里都美滋滋。今天放假,坐在家里看着书,听着老妈在厨房卟咚卟咚的炒着菜,思绪飘荡。
我印象中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大学时,有一次在跟老妈视屏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开始哭,哭的稀里哗啦,边哭边说:“我都这么大了,撒都不会,我没有时间了”。当时的我眼中的自己是个20来岁的大孩子了,但苦于自己不谙世事,在这个年纪,本该脱掉稚气的我,心智却跟不上年龄。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却什么都没有复习,所以哭;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忙忙忙,却没见任何成效,所以哭;周围同学和有各的特长,而自己却一无是处,所以哭;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所以哭;因为今天不开心,所以哭。哭的原因太多太多,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
老妈被我突如其来的眼泪弄的莫名其妙,后来我心情平复后她说看我的样子还以为我受了多大的委屈呢。可着急了,也是后来她告诉我说,那天晚上她一夜都没睡着,因为担心我。
哭过之后我又返回去想想那些自以为催泪的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譬如:有个题不会做;今天下课没人等我一起走;昨天打球摔伤了膝盖……如此一想,又禁不住嘲笑自己不堪一击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体现了二十来岁时自己的心理素质,或许在别人眼里很可笑,但到了老妈眼里,她该焦急了吧。
以前,我抱怨生活中被与人的对比和家人对我的期待带给我太大的压力。其实稍加反思,这些都是自己为不努力造成的后果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是逃避责任的体现。那时候在我看来,如果大家都不对我抱有期待,原谅我所有的过错,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堕落。
老妈时常对我说:“你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我们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咱不跟别人比……不论你多大,在妈眼里,你永远都是个孩子”我在想,或许就是因为我把这句话挺近了心里并直译为我就是个孩子,所以遇到任何事,我都会以孩子自居,等待问题被自然风化。
我曾不愿去了解世事;不愿去理会生活中的各种“潜规则”;逃避面对所有背离我想象的事情;讨厌出乎自己意料的结果…我就不接受所有我思维之外的事物,我以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就可以维持自己内心的纯净,保护那份所谓的“单纯”。但是,有一天,我忽视发现我忽视了一个问题,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生活,“闭关锁国”会给我未来的生活带来无法想象的不良后果。
我在那段时间经常陷入思维的漩涡,无法自拔。我时常对自己发出“灵魂的拷问”,譬如“我怎么会这样”,“我想要什么”,“我到底想干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代表什么意思”……不仅如此,每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就会将不好的结果无限放大,甚至以偏概全,即使亲人都在身边,我也会觉得我只有自己,不会有人在意我,关心我。就像当初因为跟一个菇凉的友谊破裂时就觉得所有的菇凉都不值得交朋友;当亲近的人离世时觉得生活一片黑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就觉得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
这种思维什么时候慢慢转变的呢?我想大概是后来收到一大包老姐网购零食的时候。那天晚上吃过饭拿快递回寝室的路上,在篮球场边上坐了好久,看着放在旁边的一堆零食,会想到很多类似的收快递场景。每年生日、6、双十一、双十二,老姐都会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我想,那些默默想着自己的人大概都是不张扬的吧。看看那时候自己的状态,真的是矫情万分。
或许就是那之后,我慢慢反思自己,也开始慢慢的从自己的思维漩涡中挣脱。
如今的依然会打电话跟老妈吐槽生活工作中的大小事情,但是不再是抱怨。我慢慢学会在吐槽完毕后想办法去解决面对的问题并从中汲取经验。或许这也算是进步吧。
在父母眼中,我永远都是孩子,不论长大与否,都只是个孩子。我的确是父母的孩子,但我不只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