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昨天翻看了三分之一,没有想到这样的知名作家居然还是一个跑步爱好者,全程马拉松能以三个半小时左右的速度跑完,在业余跑者中还算相当的厉害。当我看到他一个周60公里的跑量,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很多时候别人问到,最近跑步没有,我们总会说最近天天加班,没有时间跑步,其实都是借口,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毅力和难以克服自身的懒惰。跑步是一项门槛很低的运动,只要一双跑鞋和简单的技术指导,就可以加入其中;但是跑步也是一项枯燥而又孤独的运动,就算我们能找到情趣相投、成绩近似的跑步伙伴,但是在跑步的途中也不可能全程并肩而行,所以在跑步途中,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和自己较劲,和自己对话。所以,要把这样单调的运动坚持下来,动机和目标尤为重要。
从咕咚软件的记录来看,我的跑步生涯是从2015年2月开始的,到2016年底总共跑了307.65公里(2015年203.31公里,2016年104.34公里),其间共跑了6次半马,参加了5场赛事,分别在都江堰、贵阳、西昌、泸州和重庆。从跑步速度来看,10公里跑的最好成绩为59:20,半程马拉松的最好成绩为2:15:42。成绩在女子参赛者中算是中等水平。
严格来说,我并不是一个体育或跑步爱好者,从小就不具有体育天赋,初、高中上体育课长期是同学们都散了去自由活动,而个别留下来补课那种。大学体育课,游泳也是必修的,但任凭自己和寝室的同学怎么苦练,就算嘴唇冻得乌青,还是学不会换气。最后体育老师可能是看在我们勤奋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们过了。所以在2015年以前,几乎没怎么刻意地跑步锻炼,甚至当我遇到了爱运动的他后,自己也只是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直到产后体重在120斤左右徘徊。这个体重,意味着少淑服饰基本不用考虑(因为没有能穿的号),只能移步成熟女装,这对于长期穿小号或加小号又爱美的我是多么大的一个打击。所以,起初我的运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减肥。
没有一个长远的、规范的训练计划,从老公带着我以7分左右的配速体验跑了3公里后,就慢慢地开始了自己的训练。一周能跑两次左右,每次跑4-10公里不等,便是坚持得比较好的状态。中途断断续续,有时一个月多月没有跑步,因为报名参加了半程马拉松,赛前突击练习几次,有时候间隔了很长时间没跑,直接参加半马比赛。坚持不是很好的原因是因为开始跑步后几个月,因为跑量的积累,我已经成功瘦身,体重顺利恢复到了100斤左右。再加上我没有争强好胜的个性,目标达成后,就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也会产生倦怠的感觉。所以,或许该静下心来想想,到底是为了什么选择这项运动,是否还想将它坚持下来,而坚持的意义又在于什么。
当我看到书中写的“痛苦难以避免,磨练可以选择”时,感觉到了一些共鸣。跑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或者说是一种自我折磨、自我加压的过程。几公里的路程或许能轻松坚持跑下来,但是21公里的路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前十公里,或许会在脑海里反复思考跑完后选择哪句话发朋友圈,后十公里,或许心情就没有那样轻松,时间也会变得特别漫长,迟迟看不到下一公里的指示牌。每次跑到后半程,我都会想到一句话:“放弃的理由有千万个,坚持的理由只有一个”。克里斯.科赫没有健全的四肢,靠着滑板滑行都能完成全马,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哪怕是走,也得走完全程。在途中,我会不断地像这样和自己对话。就像在三亚潜水时一样,在海底虽然教练就在你的身后,也保证着你的安全,但是诺大的海底,感觉只有你一人,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在蓝色大海深邃的底端,我只做了一个手势,向下;所以跑马途中,我也只有一个选择,不计速度,继续跑。
看书全书后,希望能探寻到上文提到的3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