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社火你看过吗?白鹿塬上的社火你看过吗?
在白鹿塬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位于鲸鱼沟南边,这个村子叫布村。是篮田县,前卫镇的一个行政村。
别小看了这个不起看眼的偏避小村,这儿的社火最有名气。这里的人,民风淳朴,勤劳善良。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他们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他们把心中对这块黄土地的爱,把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溶入到了社火这种民间艺朮的形式里去了。
在民间,按区域,社火被划分成许多流派和团体。每一个团体都叫"社",我所知道的有北社、中社、南社。每个社是由十个左右的村子结成的联盟。同一社里,某一村演社火,其它村则鼎力协作。
在过去,"社`与"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有时会打得头破血流。这时外甥与舅舅也会翻脸不认情。不过现在关系处理和谐了。
我今天所介绍的是布村中社社火。这里的社火闻名遐迩,远近皆知。具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经过好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丶革新,已日益成熟精湛了。
社火艺朮是自发的民间组织形式。"社火头"是这个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是由村中具有很高威望的人来担任。是能够振臂一挥而应者云集的人物。周围还有一帮得力干将和助手。他们都是不计个人得失,吃苦踏实的精干人。
社火表演气势恢,宏场面浩大。广阔的农田是社火表演的大舞台。安全系数高,人流容易疏散。尽管人山人海,还是很安全的。
耍社火一般会选在正月初十左右。这时,人们都走完了亲戚,庄稼正处在休眠状态,不怕人车踩踏碾压。
从前的社火是靠人力背的,继而改为四人抬的形式,现在已改成了用车拉,方便又省力。
社火属于造型艺术。它是历史的"木乃伊",是呈现浓缩的历史。一、两桌社火就是一个王朝的兴衰史。
社火的内容非常丰富,端庄典雅的平头社火,美伦美奐,令人眼花瞭乱的扭秧歌,幽默诙谐的大头娃娃,和走马,早船,活泼逗趣的柳木腿,等等不胜枚举。
当然了,社火的主要看点还是芯子。它是社火的看点,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好的芯子主要表现在服装是否新艳,结构是否巧妙,化装是否干净,人物道具是否准确等等。
你看:《杀庙》这出戏,明晃晃的剑刃上可以站上三个人物,即,秦香莲及她的一双儿女;《斩颜良》这出三国戏,关爷的大刀尖上挑着袁绍的大将颜良;《困土山》则属于大型纸扎社火,大山,人,马,都是用纸裹麦草扎成的。山上草木丛生,长蛇盘旋,大鹰叨着一只鸟,正扑愣着翅膀,山涧流水潺潺,社火进入主场,一群白鸽从半山腰斜翅飞出,盘旋于人们的头顶,带着清脆的哨音飞向远处的天空,消失于天地交汇处……
朋友,你想看这儿的社火吗?请来吧,我们热情地欢迎你,白鹿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