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桂兰(小半岛上的接生大婶)来了,**发作了(要生孩子了)!”闻讯而来的奶奶婶娘们都在静谧中忙碌起来,在紧张不安中观察等待。“儿奔生娘奔死”,孩子出生固然是件喜事,也只有在孩子出生之后母子平安才能确认是喜事。所以,生孩子的时候,高声喧哗提前高兴都是不懂事的表现。
孩子生下来了,母子平安!无论多忙,孩子的父亲必须亲自尽快尽早的去给孩子的家婆(外婆)报信,是奔走相告,也是感恩。
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即“三朝”,家婆那边就有人过来了。古代,能被三整除的数都有多的意思,这天的来客既是为新生命祝福,同时也为自家的姑娘做些为人母方面的指导。当然礼物也是得有的,一两只母鸡是必须的,因为母鸡有营养,有利于发奶。农村人家里最宝贵的除了猪也只有母鸡了,而猪一般都是留着过年的。
庆贺孩子的出生最浓重的是“九朝”(孩子出生的第九天),孩子的父母一般都要大宴宾客,近亲远亲朋友乡邻能来的都会来。客人们也都要表示心意的,那个年代钱少物质匮乏,在孩子“九朝”这天最贵重最实用的礼物还是母鸡;那年月比较常见的礼物就是一竹篮面条,面条上面再铺上几尺花色好看的“洋布”,有了的确良涤纶以后“洋布”就被这些化纤布料取代了。
孩子满月了,就可以出门了,当然首先是去家婆家,也称“出窠”。孩子爸爸帮忙送到家婆家里,农忙季节吃餐饭得马上赶回来,孩子和妈妈那是必须要留下来住几天的。家婆那边都是有讲究的,为迎接第一次“出窠”的外孙,平安最重要,尤其是晚上,可不能让孩子被生野邪怪之气给撞上了,于是满月这天的晚上要邀请几个壮实的年轻人来为孩子“守夜”,好酒好菜招待这些“守夜”人。也有在孩子一百天的晚上“守夜”的,用意都一样。
在家婆家住了几天后要回家了,家婆这边的舅舅们表亲们都会准备礼物来送行。这礼物可就多了!第一是五彩线,一圈一圈的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带回来,这是祝福孩子以后的人生丰富多彩又绵长不绝。第二是各种炒熟的豆子,有黄豆绿豆和红色的豇豆,还有蚕豆豌豆。这个礼物的寓意是祝愿孩子能过上五谷丰登吃穿不愁的生活。第三个礼物是用煮熟的糯米粉在粑模上印出来的糯米粑,粑模上一般都有“福”、“禄”、“寿”等寓意美好的繁体字,中间还点了美人痣大小的红印。这个礼物的意思就是祝福孩子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了。第四个礼物就是点染了红印的熟鸡蛋。彩蛋,意味着喜庆。第二第三第四个礼物带回去后是要和村里的每家每户分享的,家婆和亲戚们准备这些礼物之前都要问清楚村里的户数人数,善良爱面子的家婆只能大方慷慨绝不会表现得小气抠门。分享的不只是食物,也是快乐,更是期待。小时候我们每年都会吃到好几次这些豆子和粑粑,一般情况下鸡蛋很难吃到,因为村子比较大也因为家里养的鸡数量都有限。
哦,忘了说了,本文提到的这些活动都是有鞭炮伴随的。每逢鞭炮响起,不到一分钟村子里会跑会走的孩子们都会汇集到鞭炮响起的地方。
孩子长到一周岁了,要“抓周”。周岁这天也是要大宴宾客的,宾客们送的礼物与满月有所不同:因为不用发奶所以不捉鸡来了,但面条、布都还是要送的,近亲还要准备印有“福”“禄”“寿”的糯米粑,粑的用途和满月一样。家婆那边还要送一样特别的礼物——用来给孩子坐着“抓周”的簸箕。簸箕是新的,簸箕中央写着繁体的“喜”字,即双喜。开席之前,堂屋正宗的八仙桌上放着簸箕,上面铺一层布,再放上大人们物色的能代表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的物品。最后,把穿戴一新的小寿星放进簸箕,一大圈人就围着小寿星呼彩,呼彩完了再开酒席。
孩子长到九周岁,要过十岁生日,俗称“望(谐旺音)生”。到此为止,父母总计要为孩子举办三(又是“三”)次大型的庆生,虚岁十岁生日是最后一次大型庆生活动。得到这么多祝福和期待的孩子就要在平安顺利的成长中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了。
小时候享受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陪嫁”。“陪嫁”就是陪着即将出嫁的姑娘度过在娘家的最后一段时间。女大当嫁,“嫁”是全村人都参与或见证的一个活动,不单指出嫁那一天,历时比较长。婚嫁一般都在农闲时节,人闲时间多,事情可以更从容的进行。谁家姑娘要出嫁了,定好的日子在村里宣布后,离出嫁还有半个月左右,姑娘的父母就会邀请乡邻们晚上吃饭后来家里玩了。开始的几天,人都比较少,多是处得比较近的。随着姑娘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去姑娘家玩的人就越多,嫁的氛围也越来越浓。那个年代基本上都是煤油灯,乡亲们坐在煤油灯下,喝着姑娘的父母准备的热茶,吃着豆子糖果磕着瓜籽,在一起回忆姑娘从小到大的各种往事,说着姑娘对父母对乡亲们的各种好,想象着姑娘出嫁后的美好生活。在坐的各位男女老少享受着自己营造的浓浓乡情,也让我们这些赶热闹的孩子们感受着古朴美好纯天然的社会教育。陪着陪着说着说着都会动情,于是冬夜的油灯下,每个人都被这乡情温暖得泪水盈盈,最感动的还是姑娘本人和她的母亲,母女会情不自禁的相拥着嚎啕。这种嚎啕在临近出嫁的最后的几个晚上会更浓烈,参与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姑娘本人和她的母亲,姑娘的姨妈姑妈婶娘奶奶家婆都会加入进来,这也是“哭嫁”。有的地方只在姑娘出嫁那一天才“哭嫁”。那样的场景,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一回,有人活了一辈子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习俗这么美好的乡里人这么美好的感情这么动人的场景……可自己小的时候每年都要经历好几次。真是奢侈的幸运啊!
自己常常暗自惊叹:先辈们是怎么想象或设计出“陪嫁”这种习俗的呢?虽然这个习俗的贡献不及华盛顿和他的僚友们设计出的美国政治制度,但这种习俗蕴含的智慧和真美善还有哪个地方的哪种习俗能与它相媲美的么?快别说了,免得被盗窃成癖的韩国人听见又拿去申遗或申请别的什么专利了!
我带丈夫(那时还没结婚)第一次回老家时给同一房头的每家每户买了两斤肉表示认亲,丈夫临别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回赠了一段布料。丈夫觉得自己被我家的人接纳了倍感亲切,大赞我们这块“麻雀都不拉屎”的偏远贫穷之地民风古朴醇厚。我笑说:“长见识了吧,有尊严了吧?”
我出嫁的时候因为假期短,每天晚上家里坐满了人,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叙旧,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出嫁那天,所以自己从被“陪嫁”到出嫁都没哭过。出嫁那天母亲姨妈姑妈们倒是哭了一阵。
我儿子一百天回我们村,鞭炮声一响起,各家的大人小孩都赶来了,才一百天的儿子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浓重的欢迎仪式,兴奋得手舞足蹈咿咿呀呀说个不停。
小时候特别恐惧死亡,每遇到死人的事发生,都躲得远远的不敢近前。应对死亡是件复杂的事,一个村民去世了,每家每户都有人自愿来帮忙,时间往往持续好几天,每一天都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悲伤沉重的氛围中,这期间没有骂人打架的也没有扯着嗓子喊自家孩子回家的,唯恐惊扰了亡灵。2012年《名作欣赏》杂志曾刊登过鲁顺民先生写的“礼失求诸野”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专门介绍“丧葬”仪式的,与小时候感受过的乡民们办丧葬相比,有很多程序和内容是相同的。
没见过这些仪式,就不会理解作为一个纯粹的乡里人有多尊贵多荣耀,只有那些没文化的人才可怜“乡里人”鄙视“乡里人”,才把“乡里人”当贬义词来用。当这些人可怜“乡里人”鄙视“乡里人”的时候,他(她)压根就不知道“乡里人”意味着什么?不知道真正的“乡里人”无论贵贱贫富从生到死都有一连串仪式相伴随,不理解这些仪式赋予每一个生命的感受和意义。个体生命的确是孤独的,来于尘归于土,但来来回回穿梭其间的仪式使他们能骄傲的从容的面对孤独和必然。仪式将一个个原本孤立的生命连成了共生共长的“他们”!问问自己吧,你知道怎么羡慕“乡里人”吗?可惜的是,现在各地的村庄差不多普遍瓦解沦陷了,这些仪式也跟着消逝了,值得羡慕的纯粹“乡里人”已难以寻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