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写作:风味小吃(一)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美食大国,而且,一般历史悠久的古城都会有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我们北京更是这样,作为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古都,风味小吃真是数也数不完哪!看看你的妙笔能写出哪些呢?
技能稳拿
我们既然要写风味小吃,自然是要写熟悉的,或者虽然从前陌生但是已经了解了详细内容的小吃。而且,要明白一个概念,所谓“风味小吃”,就不是“风味大吃”,也不是“快餐食品”,更不是“零食”。你可千万不要写北京烤鸭,或者写田老师红烧肉,或者写什么肯德基麦当劳虾条之类的,这会把老师气死的。
选定了风味小吃之后,你就要回想它的制作过程,味道还有你为什么喜欢它——最好在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为了让你写的文章更有趣更吸引读者。
我们还是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想想生活中你能接触到什么小吃?比如,油条、煎饼、胡辣汤等等。如果你接触过回民食品,还可以想想羊杂汤、切糕、羊肉串之类。说到小吃简直是太多太多了,但是我们一定只选一样去写,因为多写会让文章十分松散。
选好素材,就要在纸上写出你知道的这个小吃的制作特点。之所以写制作特点而不写制作过程,是避免同学们事无巨细地一步一步写制作的每一个步骤,这就让文章索然无味,十分啰嗦。我们仅需要把选定小吃最有特点的一个或几个过程详细描写出来即可。
再往下就要写这个小吃的味道了,可以按照写一道菜的方式,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去写,加以联想和想象,把你写的小吃诱人味道淋漓尽致地写出来。
最后,写写这个小吃的文化背景,或者写写这个小吃对你有什么意义。不用写得太过深刻——一份凉皮中蕴含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昌盛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可能——主要是想通过你情感上的叙写表现你对这个小吃的喜爱。
范文赏析
豆汁儿
汪曾祺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到了北京,北京的老同学请我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问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他带我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警告我说:“喝不了,就别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我那同学问:“怎么样?”我说:“再来一碗。”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记》的金玉奴的父亲金松是“杆儿上的”(叫花头),所以家里有吃剩的豆汁儿,可以给莫稽盛一碗。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
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常喝豆汁儿,会上瘾。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有的阔人家也爱喝。梅兰芳家有一个时候,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这就跟臭豆腐和启司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
豆汁儿沉底,干糊糊的,是麻豆腐。羊尾巴油炒麻豆腐,加几个青豆嘴儿(刚出芽的青豆),极香。这家这天炒麻豆腐,煮饭时得多量一碗米,——每人的胃口都开了。
八月十六日
选自《人间草木》
这篇文章写了咱们北京常见却很少人敢吃的豆汁儿。你最喜欢哪一段?汪曾祺是如何从豆汁这个风味小吃中选材的?
小试身手
【写作】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道风味小吃(不仅限于北京本地小吃),写一篇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