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生活的节奏快到我们已经忘了如何生活。
有一个人,他经历了时代的洪流,依然活得潇洒自在。
他迷恋“玩乐吃喝”,但人们却说他是个有趣的老头。
他就是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文学大师——汪曾祺。
为啥分享汪曾祺的故事呢?
1.昨天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为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他;
2.我是一本正经的人,特别敬佩有趣的人,汪曾祺是一个迷恋“玩乐吃喝”的好玩老头。
3.人际交往的需要。与人交谈时提到汪曾祺时,你知道他,接下来能聊下去;若你了解他还可以接话茬讲他的故事。说不定因此多一个朋友,多一次成交的机会
真实人物故事我习惯从从3个方面来学习:知、学、思。
今天从3个方面来做分享
知——汪曾祺
学——汪曾祺
思——汪曾祺
一、知——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写作平淡质朴、如话家常。
1.他是个吃货
有人说,千万别大晚上的读汪曾祺的书,看了食欲就勾起来,你不吃点什么,觉都睡不着。
会吃,会做,会写,会画。是作家里最会吃的,厨师里最会写的,画家里最会逗趣的。
据说他曾经为一位法国客人做了道盐水煮毛豆。那位法国人竟然连毛豆壳都吃了下肚。另一位客人,连吃了剩下的饭菜也要带走。
2•爱喝酒喝茶
他自认“喝茶是个外行”,毫不讲究,对茶叶也不挑剔。
因此喝的随性,一天三次换叶子,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有便喝,唯一的要求就是浓,“喝茶像药一样。”
他说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
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以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二、学——汪曾祺
1.学他朴实的文字
01.没事他就瞎琢磨,比如为栀子花鸣不平:
“我就是要这么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02. 他能给山丹丹能算年龄:
“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03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他,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流泪],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04
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儿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05
永远不消沉沮丧[流泪],守护心中热情和生机,少忧虑,兴致昂然的生活。
2.学汪曾祺有趣的生活态度
书生下放到农村的故事
38岁那年,汪曾祺被下放农村接受劳动改造。
每天被分派的任务是起猪圈、刨猪粪、背粮食,常常累得半死。
一起参加劳动的人,都垂头丧气,汪曾祺却劳动之余,下河摸鱼, 炖一锅鱼汤,趁热喝了,用吃与玩打发时间。第二天又开始精神抖擞的征战。
汪曾祺还总是能在别人不在意的地方,发现惊喜。
有一次汪曾祺捡到一些野蘑菇,简直乐开了花,带回去做了一碗汤,还感叹着说:
“我当了一回右派,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除了野蘑菇,马铃薯也是他的最爱。早晨到地里掐了花叶,插在玻璃瓶里。
无聊的时候他就画马铃薯,后来花谢了,他就画薯块,画完了,再把薯块放进牛粪炉里,烤熟吃掉。
等到改造结束,其他人都是一幅病怏怏的样子,只有他精神抖擞,根本不像是受过了苦。
三、思——汪曾祺
为什么汪曾祺先生活得这么洒脱有趣?
1、开放的家庭教育
汪曾祺自爆,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幼父亲对他奉行宽松教育。父子像兄弟,连情书也可以一起商量着写。
家庭教育的开放,成就了汪曾祺一生的随性。对自己的儿女孙子,他也从不拿长辈的身份压人。
2.热爱生活
汪曾祺一生跌宕起伏,颠沛坎坷,却能随遇而安,把生活过得闲适从容,平常的一草一木,一饮一啄,在他的笔下都充满着昂然的天真的趣味。他读书、写字、画画、唱戏、做饭、品茶创造了一种令人向往的闲与慢的人生境界。
有什么样的情趣,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学识和见解,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想想平淡生活的还真是,没了趣味,一潭死水,真没劲。
汪曾祺大约就是怀着这样的心境,让一切不困于心,还能跳出生活的绳索,在上面快乐歌唱。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来不会被生活击倒。
总结:
今天从知、学、思三个方面介绍了有趣的大作家汪曾祺,分享了几段他的文章及在农村劳动改造的故事。
写美食,他能够在极其普通的食物与饭局中找到生机趣味。
写生活,写生活琐事,身边人物幽默风趣而又乐观,读出来让人忍俊不禁,仿佛人人可爱,事事可玩味。
写人生,人生实苦,他却给生活添加了一层糖衣,在平凡中找寻趣味美感。
他玩出了童心,乐出了境界,吃出了胸怀,喝出了豪情。
他活成了随性,自然又通透。
没有谁活的容易,生活的烦恼随手就有。
多多热爱我们享有的,哪怕日子只是粗茶淡饭,那也是人间温暖。
当你熬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多学学汪曾祺。
用生活,去治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