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还是那山那水

李忱


今年七月底,少有的36度高温笼罩着吉林大地,借着这热情,我们兄弟一行从长春前往桦甸八道河子复兴屯(曾叫黄家油坊)。桦甸,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早在1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代曾在这里设城建镇,苏密古城遗址至今保存完好。桦甸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立县,1988年撤县建市。复兴屯离县里40多公里。此次故地重游,也算是少年离家的返乡、过往岁月的追寻、记忆深处的踏访。

烈日灼照,驱散了白云,只剩湛蓝的天空,也烘烤着公路两旁的庄稼浓绿饱满。路比过去宽了,可过眼的肇大鸡山,好像没以前高了。按导航提示,前面修路需绕行,我们钻进一条小路,光线一下暗下来,仿佛穿进了森林,两旁大树的繁枝茂叶像天棚一样,把道路密实地遮住。打开车窗,顿觉清新凉爽。路非常好,但宽度仅容一辆车,都不知道对面来车如何错过。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闪过的标志牌,有老狼沟林场的字样。

走出小路,拐上很宽的柏油乡路,往前走,见路旁边立一个石板,标明“李家堡遗址”,吉林省人民政府2014年公布的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桦甸市(以前是县)人民政府立。旁边还立了一块“桦甸市文物长制公示牌”,标明是青铜时代的古遗址,还有乡镇村三级文物长的姓名和电话。

当年在这里生活三年多,从未听说过这个古遗址。怀疑这是不是当年的李家大队。赶紧向遇到的老乡打听,他说就是原来的李家大队,往前走5里多路就是复兴屯。没想到我们穿了一条特别近的路,节省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环视周边的村和路,找不出一丁点当年的模样。继续向前去复兴屯。

近乡情更却,思绪一下子回到了52年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按着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城市里的好多单位都响应号召,派部分干部职工到农村插队落户。东北师范大学(当时称吉林师范大学)行动的比较早,当时把在职干部插队落户称作走五七道路,下放干部都称五七战士。从师大的下放人员看,不明白是什么标准,有德高望众的老教授、也有文革中的造反派,有老师,也有工人。有干部也有普通人员。下放要“四带”:带工资、带户口、带粮食关系、带家属。下去也不知能不能回来。我母亲当时在东北师大医院药房工作,身体也不是最好的,长年胃溃疡,月月开诊断,但药房一个名额就摊上她了。

当得知我们家要下乡插队落户消息后,长春的亲戚都来帮忙收拾东西,我本家嬸子的父亲,我称于姥爷,是东北师大食堂的厨师,年纪也不小了,腰里别把斧子,天天来家里,钉箱子,捆包裹,我们都担心他累着,他话不多,闷头就是干活,很让我们感动。妈妈的老朋友路姨几天前请我们全家到她家吃饭,临走时,望着泪眼模糊的妈妈,她拉着妈妈的手并安慰说要坚强!二舅家的兴仁表哥从下乡的集体户中赶回来,四舅家的兴春表哥初中毕业正准备下乡插队,都来帮我们搬家并送我们到下放的村屯。

1969年12月26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日,不容易忘。那天,天气阴沉,下着小青雪。早晨师大派来了一辆大解放卡车,在长春市永昌路一幢两层的灰楼前停下,这是当时我们家住的筒子楼。把几天前就打包好、绑上标签的两只红木箱、一个用木板临时钉的大箱子、几个纸壳箱、6草袋子煤、一辆半旧二六型红星牌脚刹自行车装上车。还有师大公家的一个书架和三屉桌也装上车,车送我们到火车站后,这两件东西是要拉回单位的。

到火车站,看到师大把这件事整的挺大,去桦甸县下放的教职工集体出发,学校派人敲锣打鼓欢送,专门协调铁路用客货专列运输,搬家的东西装上货车,人员都上卧铺车厢。二位表哥跟我们一起走。

那天觉得火车走走停停,时间过的太久太久,1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下午和晚上才到吉林市边上口前镇。下车后,才公布每户五七战士具体居住的地点,每个小队两户,分到一个生产队的五七战士互相招呼一起行动,与我们分到八道河子公社李家大队复兴一队的,是历史系的庄叔。当时没有见到。从火车下来的大队人马,被临时安排到一个疗养院住宿,前往疗养院有一段路,那天夜里,星空明亮,天气干冷,周围宁静,互唤名字的喊声不时回荡。疗养院只管住,不管吃。我们自带了甜饼、蛋糕、馒头和咸菜。当时只想吃馒头和咸菜,甜味的东西一点也不想吃。

第二天一早就前往居住点。家具都装上大卡车,家庭成员多,驾驶室坐不下的,都乘坐绿色的长途大客车,但那天的大客都成了乘载五七战士家属的专车。父亲和弟弟乘坐拉我们家当的大卡车,我和母亲、仁表哥乘坐大客车。性格活跃的春表哥不甘心被动坐大客车,说他自己走,后来得知,他不知怎么混上了指挥车。

那天从口前到桦甸县的公路上十分壮观,卡车排成了长队、夹杂着大客车在路上缓慢蠕动,这么多车,路也没有现在宽,一路走走停停。父亲乘坐的卡车在我们的前面,后来走到哪里都不知道了。应该说大规模搬家的行动组织的很好,这么多车,谁走哪个线、坐哪个车、谁到哪里下车,都安排的很妥当,我们乘坐的大客车,随着不断有人到居住点下车,人越来越少,天也越来越黑。到达复兴屯已是晚上8点多了,我们在村里的路边学校前下车,大客车还要继续开10多里送最后一户到四方甸子。一下车,感到正下雪,村里的好多人都围了过来。除了接我们的人招呼着,其他人没有任何语言,乡亲们的热情都已被寒风覆盖,惊奇和接纳都化作了沉默的含蓄表达。

来到离小学不远的老齐家,父亲、弟弟和春表哥,下午就到了。进屋后脱鞋上炕,赶紧围着小饭桌吃饭,一天没正经吃东西,真是饿了。只记得菜是土豆丝,土腥味特别大,但还是吃得很香。当时村里还未通电,只靠小饭桌上的煤油灯照明,我们的房东老齐家,三间房,我们住的这间东屋,原来住着齐家老大齐国忠大哥一家三口,孩子还特别小。队里按着上边的要求,与齐家商量临时倒出来,齐大哥一家搬到老丈人家住。齐家是个大家庭,6个男孩、2个女孩,齐大娘怀里还抱着老儿子小福子,与齐大哥的孩子,叔侄差不多同岁。我们在南坑吃饭时,齐家人都过来了,还有小队干部,屋里满满当当的,有坐着有站着的,队干部先是表示欢迎,然后简介村里和老齐家的情况,承诺有什么困难,队上可帮助。齐大娘依次介绍家里人,叫一个孩子,就站起来一个,北面墙上就出现一个巨大的黑影。饭后,房东家人散去后,我们一行6人就睡在这一铺炕上。真正的农村生活由此开始了。

新的一天早晨,父母开始跟房东学着用灶台大锅做饭,忙着锅里的菜饭,就顾不上脚下灶坑里的柴火,搞得外屋冒烟咕咚的。房东家与我年龄相仿的老四领我到外面去溜达,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村子里很静谧安祥,没有了城市的喧嚣,看不到车水马龙,纯净的凉气沁人心脾,湛蓝的天空,太阳照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反射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远处的大黄顶子山,严寒把树林砍的只剩黑褐色的枝干密密麻麻插在白雪里。空白的还有当时大脑,不知要在这里呆多久。

那时文革还在“斗、批、改”阶段,正在挨整的父亲还要回单位继续接受审查,直到清理阶级队伍结束,才能离开单位。家里简单安置后,父亲就回长春了,春表哥作为户长正在筹建去浑江插队的集体户,也回去了,是不是与父亲一起走的,记不得了。

仁表哥留了下来帮我们过渡一段时间。在农村,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应付挑水劈柴、拉碾推磨,耕种养殖等等家务农活,没点体力是不行的。当时我才12岁、弟弟10岁,母亲还有严重的胃病,初来乍到,没人帮助会有很大困难。在农村那几年,也多亏了仁表哥,每年冬闲时,就到我们家来帮忙干体力活。

在城里生活舒适的孩子,突然到农村过苦日子,落差还是很大的。但我和弟弟适应得很快。新奇和好玩,暂时忘却了其他。第二天我就与村里的孩子在学校门前小操场的雪地里踢球,在村里转悠,玩雪爬犁。春季开学后,先到村里小学的六年级教室听课,有点跟不上,就到五年级班。

对比城市,没有亲身经历,体会不到那时的农村真是贫穷、落后和艰难。生产队也没有啥公共设施,村里不通电,道路是土路,夏天遇雨,滑陷泥泞。村里的小学就是五六间土坯草房,教室之间是用长条木板隔开的。桌椅都是圆木墩上压上长条木板,这也是生产队开大会的会场。五年级和三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上课是同一个老师,他先给三年级讲,我们自习,然后,三年级自习,给我们讲。弟弟是三年级,与我在一个教室上课。除语文和算术,其他副课囿于条件都没有。学校可能有3个民办老师。1970年夏天,一位老师病了,我母亲还代过一年级的课。学校门口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土操场,就一个篮球场那么大,两边各竖一个自制的木篮球架,除上课时间,谁都在那里打篮球、踢足球。那是村里唯一的文体娱乐场所。学校经费来自于生产队给的一块自留地上的收益。记得春耕时,老师带领学生种地,上肥是个脏累活,就是挖坑下种后,需要抓一把粪放到种子上,当时老师和同学都以为我一个城市孩子干不了这个脏活,可我与他们一样挽上一个装粪的土蓝子,边走边往种坑里洒。当然不是直接的牲畜粪便,而是经过掺土发酵后的农家肥,但也还是有骚臭味。就为这再加上学习还可以,小学毕业时还被老师同学推荐为优秀学生。

那时农民住的都是泥坯草房,窗户都是用油纸糊在窗框上。当年农业受灾,队里给每人一年380斤皮粮的量,还是返销粮。过年过节时,队上才发点白面。房东家的兄弟都没有衬衣和祙子,一件棉袄,腰里扎一个绳子,以防灌风。把干靰鞡草用木圆锤砸软放棉鞋里,脚包块布放在草中,就当祙子。粮不够吃,从上边调来的麦麸子和糖渣子分配给农户,房东家就用麦麸子包糖渣子蒸成团子吃,让我尝尝,一尝挺新鲜,说好吃,房东大娘眼泪就下来了,说“这玩仍哪是吃食啊”。

冬闲时,队里组织年青的能吃苦的人偷偷到深山里搞副业(割小杆),就是找直溜的、直径4、5厘米的硬杂木截成1米多长,捆成捆,专门有人收购,赚点外快。队里死个病马病牛,把肉给社员们分一分,打打牙祭。

插队干部家的生活比农民要好一点,至少能吃供应粮。我们家的粮食关系转到公社,买粮都到公社粮站,每月的细粮标准比长春市低,是6斤还是8斤不记得了,白面多、大米少,母亲因有胃病,只能吃馒头,家里每月的白面都留给母亲,我们主要也是吃玉米面、高粮米和玉米馇等粗粮。生产队给了两小块自留地,一是在后山坡上,还有一块是很远的路边边脚地,吃菜解决了。

1970年,生产队还为我们插队干部每家盖了两间房,虽然也是土坯草房,但是自己的家。盖房时把外屋间壁出半间,从里屋过堂成三间,我和弟弟住外间,父母住里间。房前有粮仓和柴禾垛,屋后有茅房和一片菜地。

家安在农村,沉浸在大自然里,望星空、接地气、近河山、嗅林草,不是一走一过的旅游观光,而是真正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人在大自然里永远都是孩子,她能给你带来发自内心的自由和快乐,也能让你了解到、认识到、体会到、学习到许多在城市里和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春息渐至,万物勃发,鹅黄茸绿,苞蕾露芽,蛙歌莺唱,播种庄稼。与小伙伴们进山采野菜,爬树掏鸟蛋,踏青辨林木,游山识草花。真正的山水总是比城市里的儿童乐园丰富多彩。

夏炎氤氲,蝉鸣树懒,溪溅翠石,河涛渠满,野花草地,思长梦短。跳进河里洗澡(游泳),静坐岸边垂钓,下“捂”子瓮鱼(捂子是用柳条编的肚大口小的筐,放在河流窄处或小溪里两边栏住的流水处,水过鱼留),捉蝲蛄烧烤,加上烤青苞米、烧毛豆,既果腹又尝鲜。更不要说家家户户栽种的果树结出的各种李子、杏和海棠果。

秋实果硕,漫山彩画,阳高气爽,缤纷叶下,忧思长叹,静美芳华。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到林间捡核桃打榛子,夜照水中穿蛤蟆(田鸡),晒干取油就是名贵补品。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冬寒白雪,大地尽藏,狍夹鸟铳,狩猎“赶仗”(几个人呐喊,哄赶猎物至有效猎杀距离),猫冬取暖,闲话火炕。与邻家孩子在山坡的雪地里滑爬犁,一块骑牛,生产队的牛倌每天在落日前都要赶着队里的所有牛到河边饮水,一帮孩子就跟着骑上牛,直到牛饮完水回到牛棚,刚开始都由小伙伴找一条老实点的牛,把我扶上去,骑在牛后腿上较平的部分。晃晃悠悠,特别好玩。好一幅牧童落日图。

农村的孩子都要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我和弟弟也不例外。但挑水还不行,个子矮也没劲。就与父亲一起种苞米、豆角、茄子、黄瓜、大葱、土豆、白菜、萝卜等,蔬菜成熟时也吃不完,秋天豆角在架上干了,光豆就收了一面袋子。在自留地里耕种收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是背下来的,是亲身体会到的。家里当时还养了13只鸡、2只鸭子。秋天还要挖菜窖、埋萝卜、储土豆、积酸菜。与表哥、父亲一道上山打柴,我们村地处半山区,烧柴都是到山里捡倒木,或砍枯木,冬天用牛拉爬犁拉回来,与父亲或表哥一起拉大锯截木头、用长斧劈成柈子。现在这种方式打柴可能不允许了。

1971年我到八道河子公社中学(桦甸三中)上中学,住宿一段时间,后来骑自行车走读。学校每年都放两次农忙假,要求学生到家里所在的生产队里帮干农活。春季农忙当属水稻插秧,届时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父亲、我和弟弟都参加了。五月下旬,山区稻田泥里的冰还未化透,脚踏进拔凉的泥水里十分冰脚。插秧过程非常累腰,每天回来躺下就不想动。为赶农时,劳作时间长,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饭和中午饭都有专人到各家取来送到地里,吃饭就是短暂休息。每人腰里都别着塑料布,下雨时就裹在身上,农活不能停。秋季的农忙假是参加收割。割水稻时,镰刀容易割伤腿,割大豆时,容易被豆荚划伤手,戴着皮手套都能划破。跟大人一起干农活,既劳累又兴奋,有成长的成就感。农村的历练教会了我能吃苦、肯吃苦,适应环境的能力渐渐增强。从外表上看与农村孩子没啥两样。一次医院工会的杨叔代表师大医院到家里看望母亲,问母亲,“你家大忱呢”?我正和小伙伴在家里玩。母亲指着光脚赤膊浑身黝黑的我说,“这不这呢”。杨叔说,“呀,我还以为是村里来玩的两孩子呢”。

李家大队大概有七个生产小队,安排了12户插队干部,有的小队安排两户。我们住的复兴屯有两个生产队,我们住在一队,还有一户庄叔全家是后来的。二队有两户,一户是师大物理系的罗老师两口子。另一户是化学系的李叔,实际就他一个人来了,家并没搬来。五七战士也是有组织的,公社一级称作五七连;大队一级称五七排,好像复兴二队的罗老师是副排长。平时也没什么事,有时组织开会传达学习文件。

当时干部下放有两种形式:一是集中落户五七干校,二是散到各村插队落户。前者把家家户户集中到一起,有专人管理监督,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从事农副业生产和革命大批判。仅中央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就在河南、江西、湖北以及东北等18个省创办五七干校100多所,下放的干部、家属10万余人。如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中描述的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的五七干校。各地下放五七干校的干部、职工也有数以百万计。如典型出名的黑龙江省的柳河五七干校;后者,像我们家这样,散到各生产队,名义上是让贫下中农管理,生产队一是不指你干那点活,你还不一定能干好,二是你干活生产队也不记工分,所以都懒得管。五七战士自身的松散组织也不便监督和管理,不过这种形式使五七战士少遭不少罪。五七战士们也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做点事情,庄叔在大学做老师,但自学中医针灸,很有成就,而且实践多年,来后,在大队卫生所坐堂看病,巡诊针灸,他是全大队第一批抽回师大的,但不是回教师系列,而是到医院做中医大夫。如罗老师的爱人王老师、庄叔的夫人屈姨下放前都是中学老师,她们就到大队中学代课。

我们一来,老乡得知母亲是在医院工作的,很快就有人上门找母亲看病,母亲在药房工作,虽懂医疗常识,但不是大夫。他们来看病,母亲让他们到公社卫生院,他们嫌远不去,没办法母亲就拿点家里自备的药给他们,有的发烧、感冒,母亲就用自带的针管给打一针。当时条件简陋,母亲胆也大,针管用完就用小锅煮一下就消毒了。这下好了,两个队的人,头疼脑热的都来找母亲给看。家里的药用完后,生产队长来家里跟母亲说,队上办点药,你就给大伙看吧。

常常是早晨没起床就有人来找,你正在吃饭,人就在桌边等,也没有上下班和节假日,每天母亲总是忙忙碌碌的,她的成就感都体现在随叫随到、雷厉风行的服务中了。我不理解,冲母亲嚷嚷,下放是来锻炼的,你不是大夫,没说让你给人看病,整得我们吃饭睡觉都不消停。她就说屯里的人找到我,说明我还有点作用,累点也没啥。

房东家的齐老四劈柴时,一斧子劈到小脚指头,只剩皮连着,他单腿跳到屋里喊:“李嬸,我把脚劈了”,母亲一看二话没说,直接把小脚指头原位摁上,上药包扎。后来很快就长上了。后来我问母亲,你这么干也不怕没治好落埋怨,母亲说这大冬天去15里外的公社卫生院,交通不便,到那什么都来不及了,另外公社卫生院没有像样的断肢再殖技术,也只能像我这样处理,顶多缝两针。

村里人对母亲非常尊重,大家相处得非常好,秋天果树下果了,这家送一把,那家送一盆。家里有什么活计,邻居和村民都来帮忙,可以说是随叫随到。

我们返城前,突然一天,村东头的老孔大叔扛着他亲手做的木箱,相当于家具店里卖的那种装衣服的箱柜。放下后说道,俺屋里的(老婆)病怏的,总麻烦刘大夫,你们要走了,我家里太穷,也没啥表示的,打一对箱子,送你们回城用。我们很感动,但母亲坚持付钱给他。

清理阶级队伍结束时,驻单位工宣队给父亲的结论是“严重政治历史问题”(多年后我才知道,解放前父亲从黑龙江老家到吉林市上学时,要过许多关卡,过卡需要通行证,如果是三青团员办证很方便,大伯便给父亲办了加入三青团的手续和通行证。父亲当时自己也不很清楚,所以怎么检查也不过关,就这点事)。开春再回来时,是单位工宣队的两个人送回来的。他们与公社五七连、大队五七排、大小队的书记队长都说明了情况,说话也很重,意思是对父亲要监督改造。

不知何故,工宣队二人与生产队长的交接,安排在夜里我家。当时我和弟弟及仁表哥都睡下,屋里的谈话声把我吵醒,不敢大动,只轻轻一转头看到,生产队长、父亲、工宣队二人,不清楚还有谁,都在地上木圆墩上相对而坐,母亲好像坐在炕沿上。感觉仁表哥也醒了,但我们都在继续装睡。不敢动,其他说什么都记不得了,只记得父亲忏悔似地说:“我对不起党和组织的培养……”这句话很扎心,多少年一想起都不舒服。

春耕开始后,父亲就到队里干农活,一次在村小学前的大地里刨茬(读乍)子,父亲没干过农活,被远远甩在后面,课间时,正好被学生们看到,好多人指指点点,低声讥笑,在我身边的同学都没作声。看到父亲认真、自虐般地劳作,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又看到房东齐家二锁哥往回刨来接父亲。农民的纯朴在于眼见为实,一个中年下放干部,不管他有什么结论,看到他与他们一起在地里干活,不记工分,干得很慢,但态度认真,他们便同情你、接纳你并尊重你。议论起来,他们不是贬低你的人品,而是笑话你缺少务农的能力,天天一起干活,很快父亲就与农民们嬉笑玩闹打成一片了。

大概1971年,听说父亲来前在吉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现在已改为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公社就借调父亲,参与公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土坝的勘测设计,这也正是父亲的业务长项。他经常骑自行车去公社上班。后来听母亲说,县里知道后,还想把父亲直接调到桦甸县水利局,说到那就给房子。我从不敢对父亲提什么要求,就对母亲说,千万不能去县里,我就是想回长春。

倒是同大队的个别五七战士,有些瞧不起父亲,幸灾乐祸地说:“老李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大队的五七战士谁都抽回去,他也走不了”。这话后来打脸了。为父亲的结论,母亲专门回长春到父亲单位上诉,后来复查时澄清了问题。直到1973年初,还是父亲单位先于东北师大抽调父亲回去,我们全家随调搬回长春。回城后,父亲放下包袱,努力工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提拔为单位的中层干部。

我们家插队落户的最大收获,是1971年,在新建的房子里,母亲生了老三。当时条件太差,母亲奶水不足,也没有牛奶和奶粉,村里有人养羊,弄点羊奶,三弟还不喝,父母就给散在外地的亲属写信求购奶粉,那时各地也买不到奶粉,亲属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寄来代乳粉,炼乳等,所以三弟小时营养不良。

东北农村,人情味十足,一家有事,全村帮忙。有一段时间,母亲犯胃病吐血,父亲陪母亲回长春看病,母亲回辽宁老家养病时,都是邻居们和知青来帮忙。有了三弟后,母亲出诊看病时,就请邻居孔嫂或王嫂来照看三弟。在我家前面隔两趟房,有我们队的集体户,都是吉林市来的知青。冬天家里生炉子取暖,开水充裕,还订了一份吉林日报,知青们经常来家里帮忙挑水、劈柴,顺便喝开水,看报纸,我也愿意与他们聊天、下军棋,还经常去集体户与知青们玩。有一年元旦,集体户里屋门框上贴了一副对联,用红纸烫金字写成,字潇洒漂亮,文也工整对仗:“涉急流过险滩劈风斩浪,经风雨见世面百炼成钢”,这个我记住了。这是集体户才子知青唐大哥撰写的,他后来到公社中学做语文代课老师。那几年过年时,父亲和庄叔都给复兴一队的家家户户写对联。春去秋来,全家人完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与村民们也相处的其乐融融。

1972年底,父亲要抽调回原单位的消息大伙都知道了,大队的五七战士们也没想到我家能抽调得这么早。为答谢大家,父母在家里请全大队五七战士和大小队干部吃了一顿狗肉。转过年,二弟与仁表哥先回长春了。1973年1月,父亲单位来一辆大解放,开车司机姓王,他女儿是我小学同学。乡亲们帮忙装车,来了许多人,队长派他大儿子老黑,送我们到长春。东西装完车,用苫布盖上,父母抱着三弟坐驾驶室,我和老黑哥钻进苫布里,司机说行车时不让我们露头。到吉林市,我俩下车,乘火车回长春。半夜到长春,没公交车了,从火车站走到惠民路,父亲的老同学王叔在路口站了老半天接我们,怕我们找不着。回来的五七战士都暂住到父亲单位办公楼里改装成的筒子间。

正想着过去的事情,二弟说,到复兴屯了,我这才回过神来。

到复兴屯,过去的印记一点也找不到了,路边的学校、操场都没有了,开车到村中部,拐进去,看到一个小卖点,一瘦老头坐门口,一聊,原来是齐海林,真没认出来,与年青时相差太大,旁边站着当年屯里最年轻党员小林子,今年也八十多岁了,他儿子是二弟的同学。一提,都知道我们,还有一个老车家的,还知道我和二弟的名字。我们由齐海林领着到老宅,老宅已经扒了,在前面新盖的砖瓦房,住户是孔凡玉和徐米香两口子,孔大哥仔细看眼睛能看出当年的模样,现在腰弯了、腿不灵了,徐米香胖了,她就是当年我们家的邻居,还帮忙照顾过三弟。看到三弟也五十多岁了,很是感慨。聊会儿就去了当年房东老大齐国忠家,他领几个人正在干活,没认出我们,但他没太变,身体很好,进屋后看见大嫂,身体也挺好,他们已经儿孙满堂,生活也富裕了。正聊儿天,齐家老六来了,胖墩墩的与小时一样,他说三哥去桦甸了,二哥也可能不在家,说起我们住过的他家老房子,在他们家的后面,目前老七小福子住。除老四在吉林市外,其他哥几个都在村里,住的都不太远。就不一一看了,问起当年许多同学、好朋友、小伙伴都不在了。看来农村的医疗条件和人均寿命与城市还有距离。齐大哥、老六和徐米香等,都非常热情张罗要留吃饭,才上午9点多,不可能等着吃饭,没看到老宅,挺遗憾。知道现在全村人的生活都好了,都住上了砖瓦房,不愁吃穿,真感到高兴。与乡亲们依依惜别,还要到八道河子中学看看。车行路上我在想,真是乡村巨变,人亦老了,但仔细看他们的目光,仍然纯朴、明亮和满足。远处葱绿的大黄顶子山依旧过去的模样,前面的河水还在唱着古老的歌。

                                    2021年12月31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7,966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170评论 2 37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4,909评论 0 32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959评论 1 26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851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58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956评论 3 38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59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878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892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719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501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12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003评论 2 34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211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轻时曾经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情,时光,好不经用!不知不觉又站到了岁末的门槛上。 蓦然回首,又是一...
    清欢边城无极书苑阅读 518评论 0 0
  • 文/李现风 把班长“栽”种到民主的氛围中来,也许能“培”育出意料之外班长的智慧。班主任在原则性不变的前提下,鼓...
    南风如我意阅读 180评论 0 1
  • 小木箱 在遥远的记忆中,我曾有一个小木箱,它是朦朦胧胧的,已想不起具体的模样,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我的脑海里,不时浮...
    fd5d1ef050ed阅读 124评论 0 1
  •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 宛小诺《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 读书随感 第二章 每一天都是美景良辰 我也喜欢这样的...
    夏沐沐阅读 217评论 0 3
  • 特殊时代的中学教育 1971年3月,随父母走五七道路下放到吉林省桦甸县八道河子公社李家大队复兴屯的第三个年头,该上...
    京琼北客阅读 4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