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吵完架觉得还有好多精典之句没有骂出来?跟领导汇报完工作,觉得刚才的汇报毫无逻辑性,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啰啰嗦嗦?看到别人在公众场合脱口而出,语惊四座,羡慕的同时反问自己为什么没有这个自信和能力去发表即兴演讲?
回顾我这几年学习演讲的心路历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2020年5月,我参加了一个线上的读书会,每天清晨10来个小伙伴共读一本书,然后每人3-5分钟的分享。听了其他小伙伴的分享,我立马感受到差距,平时自认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可正儿八经的即兴发言起来,就觉得逻辑混乱,甚至说着说着还有点卡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接下来再说什么大脑一片空白。而听到有几个年轻小伙伴口若悬河,侃侃而谈,顿时感到社恐,觉得我这四十多年都白活了,再也不敢开口分享了。后来我挖掘了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平时因为工作中没有这个锻炼的机会,练习少了。于是萌生了学习即兴演讲的念头,在朋友圈里,我打听到身边三位小伙伴在坚持星球学习演讲,我想都没想就报名学习,经过21天的学习,没有达到我心目中想要的结果,这21天除了每天能强迫自己输出以及学到一些写作的结构外,我就没有发现“高人”。接下来我就想另辟蹊径,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在学习中我得知“坚持星球”的创办人龙兄老师2008年就开始在头马俱乐部学习,于是我打听到武汉的头马俱乐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于2022年终于找到组织了,第一次参加活动给我的感觉特别棒,这才是我想要的学习平台,在头马我见到了不少“牛人”-----不朵演讲的气场、好听的声音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深深地吸引了我,还有丹丹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拧出痛点的点评能力令我自叹不如,我有一种强烈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危机感。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加入头马,向这些大伽学习,向她们靠近。如今参加头马已有有一年了,每次来这里都能产生心流的感觉,第一次破冰演讲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参加了小区的演讲比赛,并获得第三名。相信在这里我会获得快速成长,凤凰涅槃般的改变,我暗下决心,通过一两年的浸泡,我也要成为大V。
白天要工作,晚上还要回来照顾三岁的小宝,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我坚持演讲这个爱好呢?回想起在信心培育的阶段,我恰好看到一个韩国女作家写的一本书《我的梦想是辞职》,我想这个时间节点,老天安排我看到这本书,冥冥之中就是要坚定自我提升的信念,要专注地做自己热爱且正确的事情。作者讲述她在公司受到性别歧视,同样能力、同样资历,但因为性别不能受到同样的待遇,40岁时就到了职业的“天花板”,但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无法去找另一份工作,且财力也不足以支撑她有一段时间的“空档期”,她只能留在目前的公司苟且,但是有一天她忽然发现,她能利用零碎的时间写本书,这将成为她继续在公司“苟且偷生”的最大激励因素,她正在努力地把公司业务做成副业,突然这个点引起了我特别大的共鸣,我现在的工作不就是这种状态吗?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我不正好利用这些大量的碎片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提升吗?不正好积累能量蓄势待发吗?虽然我不确定它将会给我带来怎样的价值,但我坚信机会不就是给有准备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