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栎淳说过:“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不仅令人心情愉悦,还能培养孩子的空间秩序感、理性逻辑思维、专注力、时间规划能力、统筹能力、惜物及审美能力;
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家庭亲子关系。”
相反,一团乱麻式的家庭环境,不但住着不舒服,而且管教孩子更费心。
她就遇到过一个家庭,家里东西多而乱,到处都有散落的儿童玩具。
每次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都不听。
原因也很简单:家里这么乱,大人都不收拾,又怎能说服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失控的秩序,容易养出失控的孩子,这绝非夸大其词。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破窗效应。
它指的是:一个环境中如果出现不良现象且没有得到遏制,就会诱使人们争先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比如,一个社区如果出现了一扇破窗户,就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了一些涂鸦没被清洗,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涂鸦作品;
一个沙发上,如果有人将臭袜子、衣服丢上去,那么孩子也会将自己的玩具丢上去。
地板上,如果有一些纸屑、污渍没被及时清理,那么孩子也会将垃圾弄洒在地板上却不觉得有何不妥。
电脑桌上,如果乱七八糟地放着零食、书籍、饮料,那么孩子的学习桌上,也会凌乱不堪……
一个家庭的整洁程度,就代表了一家人的生活态度。
脏乱的背后,是懒散导致的失控;整洁的背后,是自律形成的秩序。
如果家里凌乱不堪,那孩子只会越发懒散、不自律、缺乏进取心。
而住在整洁的房间里,会让人更愿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行为的自律,孩子也会变得乐观积极,充满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