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到“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讲述如果我们做的事我觉得是善,但是别人不喜欢,讨厌厌恶,那就不可做,如果我的事是恶,但是别人喜欢,接受,那就可以做。我就想到,我经常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正确的,符合常理的,对孩子好,但是孩子给我的反馈是他觉得心烦,那这就不可以做。我就想到院长讲的要闭嘴,安静也是一种能力。反思我说的话,确实有那种不平等的感觉,居高临下而且还不自知。孩子怎么会喜欢呢,怎么会接纳呢。自己还是需要做功课,如何才能做到妈妈的位置上,做妈妈的应该做的事情,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位置认同。那么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找到真实的自己,不仅能做到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也能做到从感受别人的感受出发,而不是理智上觉得对的就做。要在心上下功夫,不耻下问。接纳现在的情况,不断学习,改变之前任性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做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指责者,命令者,监督者。”
秋辉早上分享了妈妈给他买衣服的事情,妈妈认为自己做的很对,她不接受妈妈的衣服就是忤逆了妈妈的想法,妈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她身上,她可能不会穿,想想我平时也会这样,我觉得这样是好的,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我的好,到他那一点都不好。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文具,东西怎么放,作业什么时候写,当我给孩子建议、指导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消耗他了,想想我确实一直在消耗孩子,让他那么无力。以后,这些小事不再拧巴了,不再死心眼了,做一个灵活的妈妈不也很好么。为啥我说的就是对,别人的就不好呢。
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当我说话是有目的的时候,那说出来的话就是有包子味,孩子这么精明,能听不出来么,所以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拐弯抹角,这样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
不内耗自己,不内耗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正确的表达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