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人不在老家工作,逢年过节要回家的,
以前总是很反感父母或其他家人跟我谈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事,
可能由于自己心理上成长了,
也可能看到父母强烈的跟自己表达的愿望,
自己也开始渐渐地去听取父母的讲述。
二。
爸爸的工作是做点买卖,
性格上有属于交朋友讲义气型的,
所以前些年喝酒无数,基本有一半的天数是晚饭在外吃的。
最近听他谈到,
崔叔叔,曾经去过他的松花湖边的饭庄,患了脑血栓,
现在康复的挺好,
视频里看到走路除了慢点看上去还是挺正常的,
他说: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现在他经常在家带孙子。
从此爸爸的朋友圈喝酒也不那么盛行了。
另一个崔叔叔,
妈妈说他最近带孙子带的好像个小老头,
(其实他们那个年龄真应该按老头老太太的标准保养自己了,
即使自己不认可是老头老太太也没关系,)
妈妈也只是从外形上感叹崔叔叔老了。
近期,崔叔叔突然查出得了脑淤血,
也不能手术,只能康复。
但是目前他康复的可不怎么样,
不能走路,半边手也没劲抬不起来拿不起东西。
爸爸说他是爸爸最好的朋友之一。
三。
另一个爸爸的好朋友,赵叔叔,
他儿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儿媳妇马上要生产了,而且在女方家待产,在南方的城市,
婆婆已经过去陪产,可自己却去不了。
今年三月份,醉酒驾车被抓,
而疫情期间不能收拘,但也不能离开当地。
我听说后,只说一句话,五十多岁的人了一点正事都没有。
虽然很想批判他,但也真替他闹心。
至今他家里人全都不知道,我爸爸是他的担保人。
想跟他儿子说说,也不知道是否合适。
四。
张叔叔,公安局工作,业余爱好摄影,
我的婚礼,家里人的寿宴等都是他来帮忙拍照。
他因为要借朋友钱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现在借钱的人赔钱了还不起前,
张叔叔憋气直到住院,没几个月去世了。
话说他家也不缺这一套房子的钱,
两个女儿也都工作家庭很好,
但就是自己想不开吧。
留下她媳妇还在执拗的打着官司,
爸爸经常陪着一起去见律师,去谈判等。
听他们讲起来从一开始抵押就没搞清楚责任关系,
甚至我怀疑借钱也没有正式的借据,
到现在跟律师的交流也不是都听得清楚。
五。
以前我肯定觉得这些都跟我无关,甚至听都不想听。
现在,这些事发生在我父母的朋友身上,
但同样的性质我父母也具有。
他们的年纪有他们的特征,他们的朋友圈有他们的特征,
我自认为比他们更有文化,更能分清利害关系,更理性,
但我没法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待他们,
更没理由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教他们怎样处事,
只希望能更多了解他们,陪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