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化,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思考与实践的课题。从先圣孔夫子创立的古代私塾开始,到现代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无论是中外教育先贤,还是像我这样虽无建树,但仍勤勉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早已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暑期跟随兴成长的脚步,聆听着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使我感到震撼,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原来学习还可以那样。四川凉水井中学的小讲师们就是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正是凉水井中学的课改让一所农村学校涅槃重生,让学生神采飞扬,让教育变得美好。
下面结合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接受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学习方式的融合。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第一次开始实施,可见传统教育并不能一下子就改变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也并非在一夜之间,到过东北的人应该看到过,虽是春暖花开,到处春耕,但总能在背阴处看到厚厚的冰,教育也需要“慢”。多数人把传统教育概括为接受性教育,把它定义为满堂灌,成为了教育的“大忌”,我觉得这未免有点“左”。传统教育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也是如此。接受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各有千秋,在现代教育思想下,只有二者的融合,才是理想的教育教学方式。其实只有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只要课堂中充满思维活动,就是好课。比方说,在小学低年级还是要注重教师如何传授知识,高年级就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培养把学到的知识讲出来,毕竟能给别人讲授了,自己自然是掌握的更精深。再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要让学生体验,这样才能拓展思维,学的扎实,可有些定律就没有再让学生去探索的必要了。
二、最难的还是教师的改变,只有改变教,才能改变学。
推行教育改革,最难的还是如何改变教师原有的习惯,如何让教师主动地尝试,毕竟习惯是最难改变的。要改变教师的绝对权威,能蹲下身来看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人文的,才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才能深入交流,不断生成,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彻底改变。要想撼动教师的“地位”,影响教师的“利益”,有效的制度是必须的,还要树立典型,要让敢于实践的老师得到实惠,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学校领导一定要知人善用,要带头执行,要有耐心,当心欲速则不达。
三、利用新技术增加新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更有效。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教育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不再是只有坐在教室里才能学习,就像“美丽乡村互加计划”,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全国各地的课程,微课翻转课堂,正如邱华国校长所说的,学生是到学校里玩儿的。但是新技术还是取代不了学校,改变不了学习方式。传统的现有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改变不了的,不过,增加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却是可以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还能和以往一样吗?所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就尤为重要了,教师成为了引导者,成为了平等中的首席。
四、形成课程校本化,让学习越来越有趣。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设立是在宏观上规范学校课程体系,但课程的校本化才是学校的首要任务,针对课程的不足与学校发展目标来开发校本课程,应该是更深层次的国家课程规范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目标,有效利用资源来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实践证明,活动是受学生喜爱的,艺术活动是学生所钟爱的,校本艺术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魅力,还可以让学生多才多艺,更加自信。校本艺术课程更是改变了传统的班级制,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通过活动不断进步,不仅不会影响成绩,相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习更有成效。
总之,只有我们不断去创新,不断去实践,才能走出我们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