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记录、去发现、去体验
跟着永澄老师实践一元化笔记,初衷想要找到碎片化信息管理的解决方案。
当时对于碎片信息究竟是否有管理的必要,内心是不确定的。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如果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势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
尽管心存疑惑,但是「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念头始终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针对这样一个高频出现的刚需,还是有必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于是,就有了「一元化笔记」的诞生和共创。
从2019年5月16日开始实践一元化笔记,每天在群内打卡感受。
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已经感受到了一元笔记给我带来的巨大价值。
下面就谈谈「一元化笔记」给我带来的10个跃迁性价值。
1.释放一切
「一元化笔记」的做方法很简单:拿出一本笔记本,把自己想要记录下来的任何信息随手记录,不需要考虑分类,只需要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
最初只是跟着永澄老师依样画葫芦,并没有想太多,有什么想记的就记录下来。
这样记了两三天,就有了神奇的发现。每当自己把一些有价值、有触动的内容摘抄下来,放下笔的那一刻,会有一种情绪的释放感。
原本总是担心错过,看到了好的文章赶紧一键转存,收藏到印象笔记;看到群聊里有一些高价值的对话,赶紧多选收藏。
事实上,这些笔记和公众号的文章只是被收藏了起来,回头打开的概率是极低的,只在转存的那一瞬间,缓解了可能错过的焦虑。
在记录「一元化笔记」之后,写下来的东西仿佛成为了自己脑海中的一部分,不再担心它被错过或者遗忘。
可能这就是手写笔记的魅力所在吧,虽然没有一键转存那么便捷,但是在一笔一划的记录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平复内心的焦虑。
2.记录人生
「一元化笔记」强调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而且是什么都可以记录。
最近很受触动的一句话,「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我们人生的经历,但凡被记录下来,就成为了可以回顾的部分。
按照时间顺序,把每天发生的各种触动、有价值的信息、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记录下来,就好像在做时间记录一样,但是比时间记录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
记录「一元化笔记」就仿佛在记录人生。
3.感知存在
做完「一元化笔记」的记录之后,会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
因为有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本子,而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就是你活过的证明。
在翻开笔记本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就仿佛自己的存在,通过这本笔记给映射出来。
「一元化笔记」,让我真实地感知到了存在。
4.情绪稳定
持续记录「一元化笔记」,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得稳定了。
当自己出现情绪的时候,赶紧记录下来;发现自己内心有些起伏的时候,打开笔记,随便写写画画。
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绪找不到出口。现在有了「一元化笔记」,就仿佛找到了一个随时释放情绪的出口。
在记录完之后,会感到内心十分平和,一种宁静又自然的状态。
「一元化笔记」可以让我们获得稳定的情绪。从长期来看,拥有稳定情绪的人,更大概率可能获得成功。
5.持续践行
刚开始做「一元化笔记」的阶段,有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别想太多,去做就好。
还没有行动之前,脑海中盘旋着各中念头:到底要用怎么样的本子啊?用什么笔写才好啊?是需不需要打印粘贴啊?要不要画一些插图啊?万一本子掉了怎么办呀?
然而一旦开始行动,所有这些杂念通通都消失了。只剩下沉浸、专注,享受写好这一个字的当下。
放下评价,去做就好。
6.高度感知
参加这次共创活动,有一群小伙伴每天都会打卡分享自己记录「一元化笔记」的感受。
刚开始打卡的时候,还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有点形式化的固定动作。
但是本着听话照做的原则,还是坚持每天打卡。
每天问自己:
- 今天有什么新体验?
- 有什么新感受?
- 这个感受对自己有什么价值?
- 有什么有效的经验?
- 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在这样自问自答的过程中,逐渐感到自己的觉察能力在增强。以前对于自己的新体验往往视而不见,现在只要一个小小的变化,都会被觉察,并且条件反射地进行记录。
通过「一元化笔记」,我对生活有了更充分的觉察。
7.体验创造
「一元化笔记」,看似是在记录,其实是在创造。
所有体验都是创造。
永澄老师说,改变就是不断积累新体验的过程。以前总是很困惑,为什么改变那么难,其实不是改变难以发生,而是你难以觉察到改变的发生。
在不断积累新体验的过程中,改变就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如果缺乏觉察能力,总是忽略这些变化,就会觉得改变很难。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全新的体验,每一刻都在创造。
8.积累资源
记录本身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积累资源。
「一元化笔记」,也兼顾了这个目的。
只是在通过「一元化笔记」积累资源的过程中,更强调具身体验,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把信息存储到某个地方,日后再来搜索。
9.整合输出
知识创造是以输出为导向的。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资源,自然会进行整合,形成作品。
积累是前提,整合和输出是自然发生的结果。
本着以终为始的原则,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重点关注想要输出的主题。有意识这么做,就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重点主题所吸引,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够收集到所需要的大部分素材。
在这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需要再特地进行信息收集。
「一元化笔记」可以帮助积累资源,整合输出,形成作品声音。
10.我本具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价值,通过运用「赋能循环」和借助「一元化笔记」的工具,在持续体验,记录、发现的过程中,我实现了从「我想要」到「我就是」的转变。
以前总是在不停问自己,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要实现怎样的人生目标?
如果现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想我会说:我就是我想要成为的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不断纠偏,直到活出自己最真实的模样。
从匮乏模式切换到丰盈模式,感受到内心滋生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我就是一个追求爱与和谐,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的自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