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女儿在吭哧了多半年后,终于把《孙子》背下来了。考虑到休息了半年,又要重新上学了,就将古文学习暂时停了下来。
开学以后,女儿果然对学校生活有些陌生,加上作业比原来多了些,而且难度也有所增加,一直就没再安排古文学习。
周末在家翻看王立群老师讲的秦始皇,想起女儿已经把这套书基本看完了,就和她聊了聊战国的事。发现她对战国的很多知识都是来自平时看的书,但是仍有不少不明白不知道的地方,于是我们就搬出了史记来查。
家里的史记不仅有原文,还有现代人编写的解读,读起来并不费劲。讨论完我们的话题后,我对女儿说:要不然你把史记读了吧。
女儿一听就急了,对我说:“现在这么多作业,哪有功夫背这个啊,而且这个史记也太多了,得背到哪年去啊!”
我一想也是,史记不比四书五经,确实太长了。我想了想,和女儿商量,不用她把史记背下来,每天读几遍就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女儿同意每周读两段,每段每天读五遍,每三天换下一段。
虽看她之前读了不少古文,但真读起史记来还是比较费劲的。史记里的生字对她来讲就不少,而且还掺杂着疑似认识而实际不认识的字,有时查字典就需要不少的时间。
每段的前两遍,往往读得稀奇古怪,我都听得怀疑自己了:是不是现在让她读有点太早了。好在她后面能渐渐地读顺了,我也就打消了这个疑虑。
虽然每天读史记的时间不长,但也占了她一定的时间。在她本来作业就增加的情况下,她没抱怨我就已经阿弥陀佛了。考虑到语文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咬咬牙就让她坚持了下来。
上周的时候,她读完书跑来找我理论,说我以前给她讲的一段内容是错的。结果我和她一查,还真是我记错了。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她开始关注书中的内容了。
以前她读四书时,根本不在乎里面讲了什么,背就是了。现在读史记不一样了,读完古文会不自觉的看下现代译文,加上之前又看过几本讲战国的书,能把知识串联起来了。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她终于可以从古文中直接吸取知识了,不需要由我再转述了。也许,史记才是她真正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