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半勺
公众号:简世
百日前滴滴的致歉、整改,如今再次上演。这一次,滴滴彻底辜负了广大用户的期望,随便就可以列出这个案件中滴滴的七宗罪:
1. 对用户的投诉视而不见,继续为该司机派单;
2. 面对用户的求助,客服拖延时间;
3. 客服处理投诉的方式是打电话给犯罪嫌疑人询问情况;
4. 不配合警方的调查;
5. 在道歉声明中谎称犯罪司机是临时伪造车牌;
6. 在整改期间,又悄悄地显示了用户性别;
7. 不怕赔的心态。
这件事仍在持续发酵,热搜每天都在更新滴滴的罪行,而与此同时,记者也起底了那个杀人魔的过往。
面对这般罄竹难书的罪孽,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希望恶人下十八层地狱,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屑了解他们的过往,对此很多人都在转发日剧《非自然死亡》里十元的那段台词:
我喜欢《非自然死亡》这部剧,认可十元在剧里表达的那些观点,和大多数人怀有同样的心情,但我觉得如此强烈地去反对了解罪犯,其实是很奇怪的。
《非自然死亡》里那段台词说得很对,但她是在和罪人对峙,目的是表达一个罪人的过去不能为他的罪行开脱。
但起底罪犯的过往,并非就是在开脱他的罪行!
起底罪犯的过往,并非就是在开脱他的罪行!
起底罪犯的过往,并非就是在开脱他的罪行!
探寻这个群体背后的故事,并非给他们的犯罪找理由,也不是帮他们博取同情或者减轻罪行,而是通过他们的成长环境、心理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事件的发生。
可以不想了解,但不代表它毫无意义。
在《看见》里有一章是《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写的是2010年的药家鑫一案。
当柴静对药家鑫背后的故事做了深入了解并播出之后,她不出所料地收到了许多质疑。但她说,“如果带着强烈的预设和反感,你就没有办法真的认识这个人。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罪恶往往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很多因素才造成的心理畸形,而挖掘那些因素,对记者、对心理医生、对家长、对你我,都有很大的价值。
看反响就知道,其实去了解、去报导,很难引起任何人的同情,更不会让死刑缓期。
但不了解、不报导,如何找到滋养罪犯成长的土壤?如何把罪恶的因子扼杀在摇篮里?
寻常百姓可以不去了解,新闻人有义务客观地去还原,有人看到的是媒体人吃人血馒头,有人看到了如何防微杜渐。我们反感总是给罪犯贴上留守儿童、贫穷、老实等标签,觉得罪犯的背景大同小异,但这恰恰是大数据在告诉我们这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如柴静的同事王开岭所说:“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