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名
以某位作家、作品为灵感,给你自己起一个笔名,并写出含义
(1)灵感来源可以是作家本身,也可以是作品内容。
(2)笔名要能体现你的价值观,能给读者留下印象。有较高的辨识度,更要体现你自己的特质。
为什么一直没交这份作业,因为我觉得叫“朵朵”挺好的,满山遍地朵朵花开的感觉,即便是苔花如米小,花开也是一朵朵。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小时候爱做梦,在刚刚入梦或者快要梦醒的时候,脑海里总会迸发出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画面,有时像花朵铺满屏幕的动图,有时像烟花绽放的夜空,犹如电光石火,扑面而来,呼啸而过。我喜欢梦里这种肆意绽放的感觉,即使知道它转瞬即逝,不能驻足停留。它们铆足了劲儿哪怕开放一秒,却也属实灿烂过。
我第一次听到并记住“朵朵”这个名字,是在多年前一次检过纸质车票踏入火车踏板的时候,听到身后一声声唤着“彭兰朵朵”的温柔声音,在朝着一个扎着两个丸子头的背影呼喊,“丸子头”大约五六岁模样,正在并不拥挤的车厢里快速的跑着,很显然,她的名字就叫“彭兰朵朵”,我不知道名字前面两个字这样书写是否正确,我只觉得“朵朵”两个字好听极了。
朵朵,是母亲对孩子的期盼,盼望她平安健康;朵朵,也是祖国对青少年的希望,期许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才。朵朵,是那么普通,可能是重名率极高的一个叠词,朵朵,又是那么美好,让人一听便会想起千树万树梨花开。
那时,便决定,等我有了孩子,就叫朵朵。
名字定好若干年后,上天果然匹配给我了一个女儿,如果是个儿子,这名字怕就白起了。我给她取的大名,叫王兰朵朵,我执着于要取四个字,就来源于火车上的那段经历。所以你看,无数的人们,无穷的远方,都和我有关。鲁迅说的话,果然都是有道理的。
我父亲说,谁家小孩取四个字的名字啊!看人家诸葛亮,姓复姓都还是三个字的名儿。我是家里老小,打小听话,尤其听我父亲的话,不管他是否科学是否正确,他在我这里,永远说一不二,永远都对。父亲酷爱研究《易经》,他用他独有的逻辑与书中内容,依据女儿的生辰八字,重新起了名字,叫“王思晴”。这个“按书查找”出来的名字“思晴”,和她出生时雨雪交加的天气无形中达到了契合,单从字面理解为思念晴天,也挺好的。
于是“朵朵”就成了女儿小名。
后来,微信兴起,我申请了微信,考虑到大部分内容是记录孩子生活,故而昵称也叫“朵朵”。
为了和孩子共同成长,我考取了两份教师资格证,起初与孩子去到同一家幼儿园,她上幼儿园中班,我带幼儿园小班。后来她读了小学,我便应聘到小学,短暂的代课老师结束后,我又到了一家教育机构工作,渐渐的,我从小区邻居们眼里的朵朵妈妈,转变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的朵朵老师。
女儿有时会表示抗议,说,“朵朵”明明是我的名字,现在却成了妈妈的了,没办法我只能叫“小朵”了。
于是,得到闺女正式的授权,“朵朵”从此归我所有。
这次作业需要起一个笔名,很显然,“朵朵”并不符合题意。
因为我和小朵都很喜欢《呼兰河传》,我想,这个笔名,干脆就从它而来。
比如“呼兰”,就很好,朗朗上口。想起某个脱口秀演员就叫这名字,长得像小浣熊一样可爱。但人家已在其领域红了半边天,那这个名字,咱就不好再用了。
湖兰,胡兰,也都是好的选择。类似的还有我的QQ昵称“湖之蓝”,已用了近二十年,但这几个组合,都和自己本名太相近了,不够新颖。
顺着呼兰河三个字挨着往后排列,就是“兰河”了,猛一听,它像个酒类的名字,再一查,是个奶粉的名字,又一搜,郑州郊县还有一个兰河公园,最后,名字叫“兰河”的河流,分别位于辽宁和德国。
那如果把这两个字,倒换一下顺序,变成“河兰”,或者“河澜”、“河蓝”,是不是也可以呢?我想,可以。
我选了“河兰”,不假思索地。
首先,毋庸置疑,“河兰”来自《呼兰河传》,来自我喜欢的作品。人啊,一旦喜欢某个作者,某部作品,恨不得告诉全世界,她有多好。所以,“河兰”担得起此重任。
其次,简单好记又好写,为什么不是这个“澜”或是那个“蓝”,因为萧红本就是个率性之人,文字简洁凝练,没那么复杂。“兰”字从书名中来,也从我的本名中来,萧红&河兰,两个颜色,两个首字,让人不由联想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叹人生无常,感世事莫测。
最后,当小朵听到“河兰”两字后,她脱口而出:是跟“荷兰猪”,“荷兰兔”有关吗?说这个名字可以,好别致。其实荷兰猪不是猪,是豚鼠的一个别称,也叫荷兰鼠,可以作为宠物养护,荷兰兔则是一种兔子的种类,都属于可爱到家的类型。
还有,提到荷兰大风车,是不是会想到城堡里的童话呢。
另外,“河兰”也是“河南”的谐音。曾有被四川同事叫了一年多“福南芳”的经历,很想听听南方的朋友介绍我:这位河兰同学来自河南。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有绕口令一样的效果。我知道对于他们来说,hf、nl难区分,但我也知道,他们尽力了。
笔名就叫“河兰”了!这件事,我也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