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说,不太敢主动看悬疑推理作品,这类作品都有一个悲剧内核,而悲剧又极易让人想起心里的口子,尤其是掩埋多年的那种。
在看完《真相推理师:复仇》的那个午后,我突然想起了这个朋友说的话,以及她曾经说起过的往事。那些往事,像极了阳光照不到的暗角。
关于的复仇的故事,往往说来最简单直接,也最残酷无情。复仇多是由一个悲剧引发后面更多的悲剧,能被长篇累牍地写就的复仇,必然曾遭遇过难以承受的惨烈。
开篇的割喉手法有多血腥,杀人布局有多完美,以林香茗为代表的普通学生,长期遭受的校园欺凌就有多恶劣,最终积累到必须以死亡来结束。书中大篇幅描写的段新迎复仇计划有多疯狂,他年幼的女儿被害死时就有多悲惨。穿插于全篇的课堂嘲笑及白皮松林血战有多重复,那些饱受无端欺凌的弱小者就有多痛苦。世间所有的因与果,都有看似合理的等量关系,其实不然,只有惩罚的结果数倍强于造孽的起因,才是具有真正威慑力的合理。
作者反复提到,“世人都揣测不到的险恶”。来到世上,生而为人,一个人选择成为人,还是选择成为魔鬼,构成灵魂的物质将截然不同。
如果魔鬼故意将险恶付诸实践,就应该永久取消其做人的资格,受害者遭受的一切不可逆转,那么加害者也不配获得机会。这些与年龄无关,坏人变老了未必会变善良,坏人未成年也会无可救药。如果仅因年龄就应该被原谅,那才真是蒙蔽了双眼的神逻辑。
2
鲁迅先生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民间常言,“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可怜之人大多信奉得过且过,面对强权常表现麻木不仁,遇上事不关己的时候,还会不自知的助纣为虐。比如书中被流氓学生欺负的班上同学。可恨之人并非与生俱来性本恶,大多长期遭受过肉体或精神的虐待、暴力、排挤等创伤,逐渐导致心理扭曲变态从而伤己伤人。比如被严格要求却缺乏亲情关怀的于文洋,又比如那些案例中手段残忍的未成年罪犯。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怜之处,因此,‘可怜’不是 让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地伤害别人,并逃避责任的借口。”
可怜之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可恨之人也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就像高人刘新宇对付流氓的态度,就是一把狠插在桌上的尖刀,就是让他们知道你敢拼命。不示弱,本身就是有力的反抗。
朋友说读小学时,她的同桌是个强势刁蛮的女孩。朋友不知怎么就成了她主力排挤的对象,同桌经常伙同几人偷藏课本撕毁作业,还到处说坏话令其被排挤。有次发现同桌竟拿小剪刀偷偷剪她的公主裙,被发现时那女孩还很得意在笑,朋友直接将她连人带椅子推倒在地。正好是在上课,动静很大,同桌哭着告老师,朋友被罚站一节课。此类事件又发生过两次,之后那女孩再也不敢惹她了。
人类进化至今,弱肉强食的法则始终都存在,以德报怨未必管用,得寸进尺时时都在,就算想独善其身还得有勇气和意志。
3
许多毕生难愈的伤,都来自少时的阴霾。可怜与可恨皆是如此,多源起原生家庭和学校。
虽说没有书中的欺凌状况那么严重,但朋友整个小学都过得比较孤单,她莫名其妙就成了不合群的异类。最受伤害的是,当时的班主任带头孤立她,举手答题从来不喊她,明知她被欺负也不过问,考得再好都不表扬,甚至在课堂上说她脾气古怪,嘲笑她爱哭不合群,还把她父母不在身边拿出来说。转学前,班主任突然态度大转变,当着父母面各种夸孩子,说什么以前都是误会一场。原来,班主任见她父母衣锦还乡,还要接孩子去大城市读书。
所以,看到段新迎被老师同学嘲讽排挤时,我想起朋友有次喝酒说起的往事。而今想来,觉得根本不成理由的理由,就因她父母早年南下不在身边,这也能成被群起攻之的理由。因为别人选了不同的路?因为别人混得比你好?因为父母不在没人撑腰?朋友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其中的缘由。
如同书中的歧视“借读生”,还有听过的歧视农村学生等等,这些歧视本就不可理喻,竟也能成为被众人所响应。这些人更像在通过伤害别人,去获得愉悦感、优越感或存在感。
十几年后,朋友再回故乡,从不回学校看老师。有次听邻居说,班主任到处说有次看见她了,她不仅不打招呼还转身就走。朋友平静地跟我说,她故意不想见班主任,甚至还有小学同学,她花了许多年才能主动去跟人交谈,现在的她看着开朗实则心里仍抗拒集体氛围。
4
在社交媒体发达视频流行的今天,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直观而可怖,“电梯摔婴”里十岁女童殴打并将一岁男孩扔下楼、14岁少女伙同男友杀人抛尸、三名中学生手段老练杀死女教师等。书中于文洋因一时之乐害人命,段家为了复仇家破人亡。如果不是同归于尽的结果,杀人凶手依然可钻未成年的空子,带着恶毒的心智继续他的精致人生。
年龄不大,下手够狠,心无善恶,已然不再是一句“他还是个孩子”能说的过去了。
“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这样一种法则——只许害人者害人,不许被害者反抗!”做了恶,就要受惩罚,这才是天经地义。与年龄身份无关,与任何属性都无关,能做到如此才算相对公平。在谈宽恕之前,先把欠的债还清了,钱或命都得还。
有句国外谚语说,“每个人衣橱里都有一具骷髅”。人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骷髅可以是恶念,也可以是难堪的过去,或是不好的自己。关上衣橱的一刻,你放弃的是骷髅,还是人性,你的日后也因此改变。
警察形容被害的段明媚时,说这小姑娘当得起“仁义”俩字,可是从古到今,谁摊上这俩字谁倒霉不是?一句大实话,说出多少心酸来。好人没好报,是因为祸害没人治。
没有人生来恶毒,也没有人活该仁义,但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