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是我多年来很想去了解的一位名家。最早从爷爷辈的口中听过他的大名。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更因为他有一个乡土气息到爆炸的名字,贾平娃更名为贾平凹,凸显文学气息,平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原土名,普及程度类似毛蛋、黑蛋之类。同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个伯伯也有类似的名字,王多娃、王四娃。中学以后课本中也有贾平凹的作品节选,即便是08年获得茅盾文学奖,我仍未真正拿起他的作品。
就这一个我早该去了解的作家,我却在读罢三毛、王小波、余秋雨、路遥等等之后,在一个偶然机会拿到一本《浮躁》。整体的印象,可以看做《平凡的世界》的简作,姊妹作。时代背景,文化背景都有相似之处,在语言文学上,后者更加朴实浑厚提炼,时间空间人物跨度也比前者宏大,所以单从文学素养,我根据俄路遥是远远在贾平凹之上的,但这并不妨碍贾平凹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浮躁》也是一本优秀的作品。可能是黄土高原的雄浑背景和游仙川的秀美造就了二者的差别,在我眼里,《浮躁》更加多了一份灵性,水灵的灵。
本书以主人公金狗与小水的感情坎坷经历起伏为主线,在相对较小的时间和空间跨度(时间跨度20年左右,空间跨度游仙川村-两岔乡-白石穿线),以数个村民的一生经历,反应社会浮躁,人心浮躁,历经起承转合,一如金狗与小水从合到分,由分又合,最终社会和人心在历经变革之后重回踏实的过程。
书中所描写的三十多年前的真实农村,真实社会,也是那个大时代大背景下无数个农村的真实写照,政策的飘忽不定,带来了人心的飘忽不定,各行各业的探索均在起步阶段,萌生出的机遇与挑战也在挑拨着金狗、大空之类的有志青年。在新生活,新道路要扑面而来的时候,个人的不同抉择必然决定了日后不同的道路与归宿,所以,对于金狗、大空、英英等的不同结局,我只是平静的看了下去,几乎不带怜意。唯独对于小水,命运多舛、一生坎坷让我感触颇多。好在,对于小水,贾平凹给的是喜剧式的结局,可是,这喜剧,或者圆满的结局,哪个不是在历经刀山火海,身心经受千刀万剐的般的痛苦之后换来的?与其如此,和不当初选择踏实安稳的道路?倘若真的选择踏实与安稳,那金狗还是金狗,大空还是大空吗?世事弄人,很多事情,命中自由定数吧,再来一次,估计贾平凹还会这么写。
书中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心相比,现在的社会、人心,有过之而无不及,社会毒瘤,心毒瘤还在,不管他毒瘤以哪一种形式存在,我只想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1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