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天赋的话,其实好人比坏人好做。—— 张怡微
没人可以永远的活在青春里,但还好,如若有心,我们能见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这种见证,也便成了一种参与。 by 自由极光
天气凉了,气温降了很多,树上的叶子飘落散在道路上,市场里也开始叫卖着大白菜、土豆大葱,似乎要为不远的冬季做准备。秋高气爽的季节,没有夏天的炎热也没有冬天的寒冷,让人着实觉得舒服。北方的供热尚未开始,屋子里有些儿冷,人变得懒了很多。
远处的庄稼地早已经收割完,大片的玉米秧子象征着全年的收成,道路上依旧熙熙攘攘,路口的阿姨依然依靠一个大桶卖着牛奶,一年四季没有间断过。小区路对面的供热工厂院子里堆满了煤块,高高的烟囱上冒出了滚滚的白烟。工厂前面是母校的食堂,它的玻璃又大又厚,显得十分亮堂,从前我可以从那里看到家,现在那里倒映着六年的学生记忆。
以前这里是一个大院子,北侧和南侧横竖两栋楼形成一个倒的“L”形,刚搬来时住在东北角的屋子。对面是一个做工艺品玩具的工厂车间,里面放着流行音乐,工人们忙着做各样的玩具零件。
学校的后门紧靠着十字路口,宽敞的板油路,原来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片玉米地,没有楼房,没有道路。后面不远处是火车道,住了十几年也就习惯了火车的轰鸣声,有的时候会靠在窗户上数着路过火车的车厢,虽然无趣但是兴致勃勃。院子里铺满了工厂的板子,有人在东面种了几棵果树,种了一些儿菜用栅栏围了起来。我有一个足球,但是并没有发挥它的本能,我拿它当做篮球来玩,后来爸爸把车间里的篮球架搬了出来,量好了高度绑在了墙外侧的楼梯上,这便是我的娱乐设施。
刚上初中时,这里便是港湾。突如其来的住校生活让人非常不适应,起初学校允许一个星期放次假,后来慢慢的两个星期放一次假,对于我来说,短时间内还没办法接受。最严重的一次是一大清早等到寝室开了门,我便跑到公用电话亭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在校门口隔着能够伸缩的门,伸出手握着妈妈的手,那次哭的尤为厉害。后来长大了一点这种思家的感觉渐渐消退。爸爸妈妈仍然会在晚饭的时间隔着伸缩的门来送点儿吃的和用的。那时候初一,还没有普及手机,都是用IC电话卡到公用电话亭去打,有的时候人会排队。
楼上的邻居养了一只狗,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它叫。从前有一只牧羊犬,专门负责看家护院,后来突然病去了。我很怕它,那时上小学六年级,即便是给它送吃的,它也会冲着我叫。有几次它的链子扯掉了,我只能关着门躲着它,它显然十分兴奋,到处闻啊闻,但是从不咬人,长相虽然不可爱,却着实让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