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老师在【永澄说成长:认怂!如何更好的遵从本心?】一期中,又讲故事啦。
老师在最近开发新课程写逐字稿时,遇到了难题。逐字稿某个地方总写不明白,于是写一段觉得不通就弃用,又新开一段继续写,这么来来回回写了五版,还是没搞定。
觉得真是太难了,不如就放弃算了。可转念又想到掌控原则,就问自己:我现在能做好的是什么?不过依然没效果,还是写不出来,于是只好认怂,去请教师姐。
然后就发现,自己在请教之前竟然有畏难和挫败的情绪,总想着自己把这个事情搞定,于是结果一次一次挫败。
然后就开始用“觉察情绪-接纳自己-找到困扰-提出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的流程来梳理。首先接纳自己——毕竟是第一次做,没搞定很正常。接着用GROW模型来描述困扰,把自己抽离出来,找到困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问把问题具体化,最终找到了个“认怂”的解决办法——请教师姐。
结果就被师姐狠批了(想知道永澄老师怎么被批的,可以在cctalk订阅“永澄说成长”栏目观看),说永澄老师没有相应积累却想要太多。老师听完后那个能量就回来了,于是召集9个小伙伴不断向他提问,他就不断回答,最终问题解决了,皆大欢喜。
这一期【永澄说成长】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还反思总结了自己的6点感悟。
1、要敏锐的觉察自己的情绪,不要深陷情绪之中,而是用情绪来反思问题。
2、凡是有困扰,都可以用GROW模型识别出真正的困扰是什么?
3、如果不断尝试还是没有结果,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思考该用什么策略和方法,陷入资源导向和能力导向中;二是同时想要的太多太大自己做不到。
4、只要是在期待之中就是用RSQC模型去梳理清楚。
5、及时止损,快速认怂,充分暴露错误。
6、时间永远不骗人,你有多少积累就能得到多少结果,要为自己的品质生活投入成本。
而我从老师的故事和感悟中,也是收获颇丰。
1、认怂不等于放弃,而是遵从本心之后的再次出发。
最近这段时间,自己在学习拆书稿和讲书稿,课程是都听完了,作业却写不出来。
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一本书,并根据课程中讲的方法写出样稿。我好不容易花了一周时间读了一遍书,该写的时候却无从下笔。
于是今天拖明天,明天又计划后天写。
越拖越觉得困难,开始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么费脑的事情。于是开始疯狂刷剧来逃避,整个星期几乎是一天一部剧的节奏,直到拖过了提交作业的截止时间。
所以我认怂了,放弃了。
可是今天听了老师的故事,才意识到我都没在行动上努力过,只是在意识上努力了下就放弃了!这不是认怂,只是放弃而已。
解决困难的方法有100种,认怂也是其中一种,但认怂不等于放弃,我本可以认怂之后去求助老师和同学,去努力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的!
鉴于此,我准备接下来采取最小行动,先用GROW模型找出在写拆书稿和讲书稿时候的真正困扰是什么。
2、勇于暴露错误,敢于接受批评,才能不断进步。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赞美而不喜欢批评的声音,我也不例外。每当有人夸奖我哪里做得好时,就能开心好久,一旦受点小批评,就受不了,极度沮丧。
而今天老师讲的“充分暴露错误”深深的击中了我,因为真的很玻璃心,听不得一点批评。
就像今晚,跟老公在高铁站,因为一边听“永澄说成长”一边做笔记,就忍住没去卫生间。等到听完离发车还有25分钟,准备去上个洗手间,回来应该刚好开始检票。
结果就听到老公批评我,说每次都是等到要检票了才去卫生间,不知道多预留点时间。一下子我就火了,争吵起来,说自己刚视频没听完,而且时间明明还来得及。老公继续批评,说应该早做准备预留充足的时间,万一中途有什么事耽搁了。很小的事情,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开了,最后招了一肚子气。
听完老师的课程,我就意识到自己太害怕被批评,所以长久以来都刻意忽略或屏蔽少的可怜的批评之声,自己更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的错误,难怪成长会这么慢。
既然错了,那就改吧。
一晚上生气没跟老公说话,到家后就主动聊起了刚才的争吵,道歉说自己太小心眼,应该平常心看待他的批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抬杠。
做出了小小的改变,竟然发现心情出奇的好,觉得自己有大气了一点,又成长了一点。
当然,老师的故事带给我的感悟和改变可不止这一点点,但以上两点足以说明“永澄说成长”的价值所在,我的点滴改变,都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