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慧?上学的时候总认为那些成绩优秀的人,充满着智慧的色彩,进入社会后又发现那些做人圆滑、左右逢源的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直到自己开始模仿他们学习、生活的时候,才发现那不是“智慧”,只是“聪明”而已。
高维度的人之所以能抓到问题的核心,是因为在他的眼里问题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眼看穿问题。就如俄罗斯套娃一样,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从事物最外层去一层一层看,而高维度的人一眼就能看到最内层的那个套娃。就像高级侦探,一眼就能识别幕后的凶手一样。那么他们难道是长了“三只眼”,如果不是,大家都一样,怎么会有这样的区分?这就是“智慧之眼”,它是一种心灵的感觉,而非“视、听、味”所能够直接获取到的“觉识”。
智慧的人做事情并不在于方法,而在于心态,他们能够四通八达的想,而且还能让自己心安理得 。当一个人做什么都不顺的时候,他开始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有问题,于是心态开始动摇,开始慌乱,一慌乱,又不断犯错,于是又加深了对自我的智力和能力的否定,最终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然而智慧的人,并不在于能力和智力的优越,而在于他们那种豁达的心态和网状的思维,当做错了事,如果内心很慌乱,他们会停下来,即便是再重要的事情,忙中出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很多人做任何事之前都非常苦恼,苦恼的问题在于“做还是不做”,做了怕错,不做又怕失去机会,患得患失。而有智慧的人,可以立马抓到矛盾的中心,首先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不做”和“做”的“非A即B”的选择思维,在他们眼里“做”和“不做”都是属于“做”(选择)的范畴,既然都是“做”(选择),何不用心去做好,做有做的方法,不做有不做的门路,至于结果是“错”还是“没机会”何必在意!
人,简单了,怕落后。复杂了,怕孤独。这可能也就是社会上那么多的“相”,扰得我们心神不宁的原因。越是简单的人,越对那些复杂的“相”执迷不悟,看到某人诗词歌赋张口就来,吹来弹唱随口就出,于是整天想着要成为像“他/她”那样的人就好了,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为了别人,之后才发现,“别人”也不好当,于是决定做回自己,而那个自己却已经记不起是什么样了,真好似那个“两只金鱼”的寓言故事:
两只金鱼分别放置在两个鱼缸里,金鱼A总认为金鱼B的生活更好,金鱼B也希望过上金鱼A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主人将两条金鱼互换了鱼缸,两天金鱼才发现,原来彼此活着相同的生活。
意义,世界之大,任何事情都可以有多种做法,条条大道通罗马,只是很多路径都是没有意义的,所谓的意义是对自我三观的认同,万物皆平等,你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有特殊的迷恋,是因为你现在觉得有意义,所谓得到只是有“得到感”,失去有“失去感”而已,只有认为重要才会有“得到感”,同样失去了也会有“失去感”,如果一个人不用心付出,何来得到和失去的说法
惯性思维和惯性视角,形成了一个人独一无二的人格,这也是你之所以为你的“凭证”,一千个读者之所以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简单的理所应当认为每个人内心感知不同,更多是结合了自己人生阅历和人格思维,而形成的一种具身认知,简单来说每个人看到的“哈姆雷特”,都是自身人格的寄托。有自己特有的人格固然好,但是一旦这种惯性思维和惯性视角固化之后,可能就成了自己继续前进和认知的障碍,因此任何人的人格都存在风险,智慧就在于如何在“量变到质变”时察觉它,转化它。
发现事物背后的逻辑,不能简单的从表层去理解事物,很多事情的发生不是这一个节点出了变化,而是与它相连的各个节点综合的变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习惯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公平,然而这种不公平和不好可能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也许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也许是人类文明的问题,而我们过分的用自己所认为对的价值标准去看事物,而忽略了其他的立场。
如笔者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乘客投诉公交司机到站不载客,刚开始自己对这种现象很愤怒,认为这些司机真的是没责任,有些老人家在背后紧追了很长一段路,都被情的拒绝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看法,一位女儿为了送她母亲上车,可能是担心老人家不会投币,于是站在公交车门口看着老人家,于是公交车司机大声吼道:“你到底是上车还是不上?后面那么多车堵在那……”,这位女儿也没说什么,只是跟母亲再次招呼了一下就离开了。当时自己内心非常恼火,认为这个公交车司机真的是不通人情,难道就没看见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担心么?(真的想上去教训教训他)后来想想他说的后半句话“后面那么多车堵在那”,确实,母女亲情固然美好,但如果从公交司机角度看,这确实扰乱了公交秩序,耽误了很多人的时间。这让我恍然大悟,自己确实被太多固有的思维逻辑绑架,只从自己所认为对的逻辑出发看事物,而很少站在另外一个立场看问题。(从心理学理论解释就是“认知偏误”,从哲学理论解释就是“矛盾对立统一”,从佛学理论解释就是“着象而求”。)
天道好还,人事无常。一个不懂得体恤他人的人,一定不懂得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我们每一言每一行,当别人做出了反应,都说明对方接收了自己的信号,我们仿佛是一个“凸”的信号发射器,而跟我们相处的朋友、亲人是“凹”的信号接收器,只有凹凸相合才构成了我们日常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排除迷信和形而上论,单单从“付出”和“回报”来看,“付出”是“因”(凸),“回报”是“果”(凹)。很多人都非常质疑这个理论,认为是纯粹的迷信,如果有“因果”,为什么“自己做的好事得不到善报呢?”或者“那些恶人做的坏事得不到恶报呢?”。
很多“因果”相报并不会以直接的、显现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像我们开灯一样,并不是简单的按一下开关灯就会亮,中间“电流”是需要经过不同的线路,以不同的速率传达到灯泡内的灯丝发热后才会亮,在人世之中我们的“善”“恶”也是如此,当我们的一个“善”和“恶”的念头传递出去,它会经历很多很多流程,最终会了“流转”回来作用到我们自己,周期很漫长,只是我们忘了而已。所以智慧的人,注重每一个细微的念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智慧不在于一个人身居庙堂还是浪迹江湖,没有任何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智慧的人像水一般,在具备清澈明静品质的同时,还具备着随形而化的本领,无论是什么容器,都可以“容”得下它,它不畏惧悬崖峭壁,奔流而下形成瀑布,它不害怕沙漠干旱,变成水汽照样还能继续前行。
智慧,不是用言语可以道尽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天天将智慧挂在口头写在纸上的人,没有什么大智慧,就连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老子都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然而恰恰这句话却与老子自身言行自相矛盾,也给了后世很多文人骚客谈笑的话柄,正如白居易“打脸”所写:“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什么是智慧,你我心意相通,便是属于你和我的智慧,你与世界相处融洽,便是属于你和世界的智慧。
当你不在追求智慧,便是智慧,人生很多时候靠得并不是“知识”和“能力”才能活得更好,活出智慧,更多的是靠“常识”而活,这也正是为什么简单的人能够活得更明白,可能道理就在于此
“智慧=常识=简单”。